粉絲經濟是指一種通過提升用戶粘性并以口碑營銷形式獲取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商業運作模式。粉絲文化的發展催生了一系列相關產業,如音樂、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動漫等娛樂產業,以及粉絲經濟、偶像經濟等商業模式。
最初的粉絲經濟主要是指某一人群因愛好而消費,這種消費更多的是以情感紐帶為聯結基礎,其在滿足個體情感需求的同時,也為社會創造了一定的經濟利益。
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粉絲經濟賦能,新媒體應用功能的日益完善使得網絡的互聯互通程度不斷提升,以網絡為載體的內容、形態、方式、方法等愈發多元,直接或間接促進了粉絲經濟運營模式的多元化,如明星經濟模式、網紅經濟模式、IP經濟模式、社群經濟模式等。
加上當前粉絲經濟所涉領域不只局限于文娛產業,開始向教育、科技等更廣闊領域拓展,并借力新媒體手段,對傳統的經濟模式實現創新升級,探索建設適應新媒體發展形勢的運作機制,從而為粉絲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模式支撐。
音樂節有效帶動城市旅游消費
據統計,海口市僅2023年度便有8場萬人級明星演唱會。自錨定“演藝+旅游”發展規劃以來,海口市持續引進周杰倫2023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2023趙傳“人生大夢”世界巡回演唱會、天后之夜巡回演唱會等,相繼舉辦迷笛音樂節、及冠音樂節等文藝活動。其中備受關注的周杰倫演唱會在4天內吸引了省外觀眾9.51萬人次,占觀眾總數的61.5%。
演唱會直接拉動產業鏈上中下游發展,包括上游策劃執行方、演員、場館,中游音響、燈光、舞臺,以及下游宣傳推廣、藝人經紀、門票管理、安保等。不僅如此,演唱會還帶旺酒店、餐飲、旅游、文創等周邊產業。
中國旅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趙一靜說:“音樂節不僅僅帶來了票房收入,樂迷的衣食住行需求還可以有效拉動‘吃住行游購娛’整個產業鏈,有效帶動城市旅游消費。看一場演唱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音樂之旅,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旅行風尚。”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粉絲具有更強程度的參與感與話語權,大規模的流量變動甚至可以干預以粉絲經濟為主行業的全產業鏈環節。粉絲群體擁有龐大的消費潛力,在各平臺選秀潮流的影響之下,粉絲情緒極易被誘導,由情緒動機轉化成消費行為。
粉絲具備極為強烈的群體意識。可以說,粉絲經濟與音樂產業相輔相成。在當前實體唱片市場日益萎靡的背景之下,數字音樂產業的發展卻蒸蒸日上更是說明了粉絲群體是數字音樂的主力消費者。
隨著數字中國戰略有力快速推進,我國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技術發展成效顯著,以技術驅動為核心支撐的新媒體發展不斷走向高階,新媒體對社會生產生活等各個領域的介入程度不斷加深,影響日益深刻。
目前,各類新媒體應用不斷在產品、內容、渠道等環節發力深耕,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更為精準、良好的體驗。依托創新驅動,新媒體環境下的粉絲經濟將呈現出更蓬勃活力,成為數字經濟領域新的增長極。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粉絲經濟行業運營模式分析及投資盈利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從目前發展形勢來看,粉絲經濟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所涉內容愈發多元,新對象、新領域、新場景不斷涌現和崛起,各種商業變現模式被探索嘗試,加之得到新媒體助力加持,粉絲經濟在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的滲透更加深入。
在商業模式的去中心化方面,已經呈現出諸如KOL投放矩陣化、紅人主體多樣化以及粉絲關系價值化等趨勢。KOL的增多給了廣告主更多的選擇范圍,使得品牌主可以根據不同時期的營銷策略自由搭建傳播矩陣,以更低的成本支出獲得更好的營銷效果和用戶體驗。
同時除了具體人物KOL之外,以物、虛擬形象等構建的粉絲關系也越來越多,粉絲粉的更多是IP,在IP的品牌帶動下進行消費變現, 同時對品牌的忠誠度也逐漸提高。同時,在未來核心粉絲的呼聲甚至可以反推紅人和品牌方進行品牌創新與內容創新。
報告對我國粉絲經濟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粉絲經濟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粉絲經濟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粉絲經濟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粉絲經濟行業運營模式分析及投資盈利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