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粽子最早用于祭祀活動,用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經過漫長的發展和改良,如今的粽子在形狀和口味上不斷創新,不僅有三角、菱形、方形等多樣形態,在口味上也形成了南北甜咸粽分庭抗禮的局面。
隨著食品保鮮技術的不斷改進以及消費習慣改變,速凍和真空包裝粽子也越來越受歡迎,粽子也從曾經的節日限定到如今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粽子市場規模不斷擴展。預計到2024年中國粽子市場規模102.9億元,而這一數據2021年僅是84億元,小小的一顆粽子,撐起了百億消費市場。
具體來看,粽子消費市場來自自食和禮贈,比例為1:1,規模各半。對于以速凍面米起家的思念食品來說,其在速凍和真空包裝上的技術更為成熟,在百億粽子市場上也頗有優勢。
盡管每年端午前夕,都是各大品牌瘋狂內卷,上演“粽”頭戲的重要節點,但思念食品總能以創新頻頻出圈。
從“黃色風暴”到“多巴胺” 綠色健康風潮成市場主流
成立于1997年的思念食品,算是名副其實的Z世代,經歷多輪時代發展浪潮卻仍舊勇立潮頭,這與其創新基因深入骨髓,總能敏銳捕捉到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密不可分。
近年來,全球人民日益重視健康飲食。消費者在追求傳統節日儀式感的同時,也對傳統美食提出的新要求——綠色健康、營養低脂。因此,近兩年主打健康、低脂低糖的粽子悄然引領市場風潮。、
隨著健康消費成市場主流,雜糧入餡已在麥片、餅干、烘焙等領域相對成熟。思念食品延續健康粗糧理念,在粽子糯米外皮上,采用消費者熟知的五紅(紅米、紅豆、紅高粱、紅藜麥、紅棗)、五黑(黑豆、黑米、黑藜麥、黑麥仁、黑芝麻)食材入粽,餡料上選擇備受消費者歡迎的芋泥餡料等甜品化口味,牢牢鎖住甜品腦袋。今年上新的這兩款粽子,不僅口感頗具特色、內部餡料也足夠豐富,可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味蕾新體驗。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錦綸纖維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分析
目前市場上主要有鮮肉粽、蓮蓉粽、八寶粽、紅豆蛋黃粽、豆沙粽、蜜棗粽等口味。原料大眾化,無非就是糯米、粽葉,配料就是蛋黃、紅豆等,市場上都能買到這些材料,生產工藝簡單,很多老人都會包。粽子原來只是作為端午節慶食品,季節性很強,工藝簡單,多數以家庭、小作坊形式生產居多。近年來,隨著百姓生活條件的改善,餐飲多元化,粽子的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同時,由于加工、儲藏、運輸等條件的改善和提升,粽子生產、銷售的季節性限制已基本消除。粽子已逐漸成為百姓日常餐飲的重要食品。2022我國粽子產量約為40.2萬噸,需求量約為40.1萬噸,市場均價來到25.11元每千克。
我國現有5490余家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含“粽子”,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粽子相關企業,其中超8成為個體工商戶,88%的相關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下。
從地域分布上看,粽子相關企業分布比較廣泛,約4成分布在東南沿海一帶。其中,廣東的粽子企業數量全國最多,山東和海南的粽子相關企業數量次之,分別占全國的約10%和9%,分別位列第二、三名。
根據五芳齋招股書顯示,預計到2024年我國粽子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02.91億元,2020年至2024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為7%。可以看到,我國的粽子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持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用口味和習俗帶動中國文化和傳統手藝向更加廣闊的市場擴張。
粽子的消費人群達82.7%,是端午節的絕對剛需品類。據《白皮書》顯示,消費者購買的粽子主要用于自己吃和送禮。同時,就端午節送禮習慣的性別差異而言,有在端午節送禮習慣的主要是男性,占比為64.6%;而沒有在端午送禮習慣的消費者的男女比例相近,男性占比53%,女性占比47%。男性較女性相比,更傾向于在端午節送禮。
從營收結構上來看,五芳齋對粽子產品存在嚴重的依賴性,七成收入來源于粽子產品。這導致五芳齋的業績具有顯著的季節性。因此,五芳齋上市后首份年報顯示,公司出現營收與凈利潤“雙降”,原因正是出自在粽子產品的本身以及端午節前的銷售。
對大單品的依賴被市場詬病已久,五芳齋也在尋求第二增長曲線。和力求創新的五芳齋一樣,近年來,傳統的糕點企業、餐廳企業以及新消費品牌也正積極開發粽子新產品。例如,三全、思念和桃李面包也是生產速凍粽子的上市企業。此外,為了迎合年輕人們喜歡新鮮玩意兒的心理,元祖食品推出了冰淇淋禮盒雪龍粽子,星巴克推出了“星冰粽”,奈雪的茶、喜茶、文和友等“網紅玩家”也爭相入局。
據相關市場調研人士稱:“目前粽子行業還是由五芳齋等傳統品牌占據主要市場,但可以預見,未來粽子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如今市場上眾多新品牌、新產品和新口味的不斷創新加入,正是印證了粽子市場未來的巨大潛能和無限活力。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錦綸纖維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