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運3年后珠海有軌電車宣布拆除
5月7日,珠海市人民政府發布通告,終止運營當地有軌電車1號線首期項目,同時結合設施設備拆除同步開展梅華路路面修復工程。
珠海市這條總投資26億元全長近9公里的有軌電車1號線,自2013年9月開工建設3年多,2017年6月開始運營3年多,2021年1月因疫情等原因終止運營3年多后,最終選擇終止運營并拆除。
據了解,珠海有軌電車客流少,運營成本高,財政補貼難以為繼,拆除成為務實的選擇。
珠海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1號線首期項目試運營期間總客流463萬人次,日均3664人次,常規客流量不足,導致運營成本較高。
與多數地方一樣,受經濟增長放緩、房地產市場低迷等影響,珠海市財政收入也受到一定沖擊。根據珠海市財政局數據,除了2022年有所下滑外,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體穩步增長,2023年珠海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482億元,同比增長10.3%,這一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8%)。
珠海市今年預算報告在談及當前財政工作困難挑戰時坦言,嚴峻經濟形勢下財政收支“緊平衡”壓力升級,財政可持續發展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等。
除了運營成本高外,安全問題也是此次珠海有軌電車1號線拆除的一個因素。
有軌電車是采用電力驅動并在軌道上行駛的輕型小編組軌道交通車輛。
有軌電車是一種公共交通工具,亦稱路面電車或簡稱電車,屬輕鐵的一種﹝以電力推動的列車,亦稱為電車﹞。但通常全在街道上行走,列車只有單節,最多亦不過三節。另外,某些在市區的軌道上運行的纜車亦可算作路面電車的一種。由于電車以電力推動關系,車輛不會排放廢氣,因而是一種無污染的環保交通工具。
不同類型的交通方式在公共交通體系中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根據城市規模、交通需求、土地利用規劃等因素的差異,現代有軌電車在不同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中有著三類典型的應用模式。
第一種是現代有軌電車成為整個公交的主體以現代有軌電車系統作為整個城市公共交通的主體,承擔著城市中大部分客流量;
第二種是現代有軌電車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整合與協調對于快速軌道交通系統尚未敷設的交通走廊,從滿足需求、提高運輸效率的角度出發,發展現代有軌電車,與地鐵、常規道路公交共同承擔公交客流。
第三種則是現代有軌電車應用于城市軌道交通功能的延伸和補充有軌電車布設在地區性主要客運走廊上,未形成獨立的網絡,僅作為城市軌道交通或道路公交的延伸、加密或者補充。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有軌電車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分析:
關于有軌電車究竟是為市民提供便利還是加劇了擁堵,近年來爭議不斷。
有觀點認為,有軌電車雖為市民提供了一定出行便利,但與地鐵不同的是,有軌電車占用了一部分地面交通資源。
但有軌電車并不是毫無優勢。2014年廣州市政府發布的《關于城市軌道交通與新型有軌電車規劃建設工作審議辦理情況的報告》顯示,有軌電車造價僅相當于地鐵造價的六分之一左右。
這份報告解釋稱,從目前新型有軌電車應用情況來看,有軌電車每公里造價約為0.8億元至1.5億元(海珠線約1億元),而地鐵每公里造價約4億元至7億元,即有軌電車造價僅相當于地鐵造價的六分之一。
此外,有軌電車車輛駕駛及養護維修人員少,人工費少,能耗、廢氣排放量只有BRT和常規公交的一半左右。
從歐洲的經驗來看,有軌電車很適合50萬人口以上的中型城市,而大型城市的外圍區域人口密度和中型城市相仿,所以也很適合修建有軌電車。從我國的數據上來看,目前中國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在200個左右,保守估計人口在50-100萬之間的有50個,所以中國適合修建有軌電車的城市至少有250個。
按照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底,中國內地共有約20個城市開通有軌電車線路,運營總里程約500公里。有軌電車在城市軌道交通中的占比也從2%增長到了6%左右。近兩年還有多個城市宣布上馬新的有軌電車行業項目。
從技術的兩面性看,我國需要創新中國特色的需求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同時加強自主創新,在去粗取精的同時,突破國外技術壁壘,最終達到技術超越。
報告在總結中國有軌電車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有軌電車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有軌電車相關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有軌電車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有軌電車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