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外包是指金融機構將其部分或全部業務流程交由外部服務提供商來承擔和管理的一種商業模式。其范圍涵蓋了數據處理、客戶服務、風險管理等多個領域。這種模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全球化的推動,金融服務外包逐漸成為金融行業的主流趨勢。
金融機構選擇外包的動因主要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專業能力和適應市場變化。通過外包,金融機構可以將部分或全部運營成本轉移給外部服務提供商,從而降低固定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時,外部服務提供商通常擁有更專業的技能和更高效的運營模式,能夠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使金融機構能夠專注于其核心業務。此外,外包服務提供商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和技術更新,幫助金融機構跟上市場步伐。
前兩月我國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增長超兩成
1—2月,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2649.9億元,執行額171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和5.9%。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1600.5億元,執行額94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9%和4.2%。
從業務結構看,1—2月,我國企業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ITO)執行額373.7億元,同比下降1.9%;承接離岸業務流程外包(BPO)執行額172.6億元,同比增長0.6%;承接離岸知識流程外包(KPO)執行額393.7億元,同比增長12.6%。其中,設計服務增長較快,離岸執行額222.2億元,同比增長16.1%。
從企業性質看,1—2月,民營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237.9億元,占離岸服務外包執行總額的25.3%,同比增長0.4%。外商投資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523.2億元,占離岸服務外包執行總額的55.7%,同比增長10.1%。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金融服務外包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服務外包產業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具有信息技術承載高、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吸納高素質人才就業能力強等特點。目前,金融外包行業已經成為市場潛力和規模最大的服務外包領域。
國際上金融領域的服務外包分為3個大類,分別是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KPO(知識流程外包)。國內的金融外包服務提供商主要分為2大類,分別是本土機構和跨國機構(自建和在華分支)。
隨著互聯網和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受利率市場化、競爭加劇、成本控制要求提高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金融服務外包業快速發展,并已形成較完整外包服務產業鏈。金融業務主要涵蓋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擔保以及期貨等領域。當前,金融機構業務品種與服務類型豐富,這為全新的金融外包市場帶來廣闊的業務機會。
金融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就業率,而且可以加快國家經濟結構由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的轉型,提高我國服務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推動國家服務產業的整體發展。目前,上海、深圳、北京等金融發達的城市紛紛建立金融服務中心基地,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均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支持金融服務外包行業發展。
金融科技與銀行業務深度融合,催生出銀行業一系列創新產品和業務模式變革。 2022年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總規模為648.8億元,同比增長10.1%。在政策、技術等諸多效應的疊加下,未來三到五年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將會繼續保持增長態勢。IDC預計,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429.15億元。
在我國銀行業IT投資持續增大、后臺集約化運營、降低成本、提升盈利需求的背景下,以信息技術服務為支撐的金融業綜合外包服務面臨著大好的發展機遇。
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發展,金融服務外包行業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并將在金融行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金融服務外包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