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單忠德在發布會上提到的關于我國5G基站建設、工業互聯網和算力發展的內容,充分展示了我國在信息通信和數字化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
首先,關于5G基站建設,我國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我國已經建設了338萬個5G基站,實現了“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市市通千兆”的目標。這一成就不僅提升了我國的信息通信水平,也為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其次,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也取得了積極進展。“5G+工業互聯網”應用已經覆蓋了41個工業大類,這標志著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已經邁入了新的階段。通過5G與工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工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在未來,我國將進一步加大工業互聯網、5G、千兆光網等規模化部署,鼓勵工業企業進行內網外網改造。這將有助于推動我國工業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提升工業制造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
此外,構建工業基礎算力資源和應用能力融合體系也是未來的重要任務。通過加快部署工業邊緣數據中心,推動“云邊端”算力協同發展,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國工業領域的算力水平,滿足日益增長的數據處理和分析需求。
最后,鼓勵大型企業集團、工業園區建立各具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也是未來的重要方向。這將有助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創新發展,提升我國在全球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我國在5G基站建設、工業互聯網和算力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并將繼續加大投入和力度,推動相關領域的持續創新和發展。這將為我國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推動我國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邁進。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智能算力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中國以總分70分位列全球第二。布局算力賽道的企業主要包括瀾起科技、天孚通信、中興通訊等。截至2022年底,中國算力總規模達到180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秒,存力總規模超過1000EB(1萬億GB)。國家樞紐節點間的網絡單向時延降低到20毫秒以內,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截至2023年6月,湖南省全省總算力提升到4000PF ,算力支撐從單項筑基升級為全面賦能。
中國工信部介紹,截至2023年,中國算力總規模達到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中國圍繞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算力產業快速發展。全國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760萬,算力總規模持續擴大。中國算力產業初具規模,計算類產品產量全球第一,高算力芯片迭代升級,算力應用廣泛深入到政務、工業、交通、醫療等領域。中國工信部將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推進算力高效協同聯動,加強研發投入,支持各領域產業合作,培育推廣一批應用場景。
2023年10月20日,2023世界VR產業大會算力新生態主題論壇在南昌紅谷灘舉行。會上發布了《江西省算力白皮書(2022年)》,白皮書顯示江西算力規模約為3600PFlops,全國占比約為2.57%,算力規模全國排名第12位。全省基礎算力規模占比約為78%,智能算力規模占比約為21%,超算算力占比約1%。2022年江西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 2678.7億元,同比增長16.8%,占GDP比重達 8.4%。
構建工業基礎算力資源和應用能力融合體系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過程,涉及多個方面和關鍵環節。以下是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對工業領域對算力的需求進行深入分析,包括應用場景、數據處理量、實時性要求等。這有助于明確算力資源的規模、類型和配置要求,為后續的資源建設和優化提供依據。
資源建設:基于需求分析結果,進行算力資源的規劃和建設。這包括建設高性能計算中心、云計算平臺、邊緣計算節點等,形成覆蓋全網的算力資源池。同時,還需關注算力資源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以適應未來需求的增長和變化。
技術融合:促進算力資源與工業應用技術的融合是關鍵。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提升工業應用的智能化水平。同時,加強算力資源與工業軟件、控制系統的集成,實現數據的高效流通和協同處理。
標準制定:建立統一的算力資源和應用能力融合標準體系,包括接口標準、數據格式標準、安全標準等。這有助于實現不同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提升算力資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平臺搭建:搭建工業基礎算力資源和應用能力融合平臺,為工業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應具備算力資源調度、應用部署、數據管理等功能,降低企業使用算力的門檻和成本。
創新驅動:鼓勵和支持企業、科研機構等開展算力資源和應用能力融合的創新研究,推動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通過設立專項基金、舉辦創新大賽等方式,激發創新活力,推動融合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
人才培養:加強算力資源和應用能力融合領域的人才培養,培養一批具備跨學科知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方式,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
綜上所述,構建工業基礎算力資源和應用能力融合體系需要從需求分析、資源建設、技術融合、標準制定、平臺搭建、創新驅動和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入手,形成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這將有助于提升工業領域的智能化水平,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隨著數字技術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由虛擬經向實體經濟延伸,以云為基礎、網為核心的算力網絡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正成為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元宇宙等新技術新應用的承載基礎。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國數據總產量逐年上漲,2021年中國數據總產量為6.6ZB,截止至2022年上半年,中國數據總產量為4.13ZB。
根據《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一個國家的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5‰和1.8‰,當一個國家的算力指數達到40分、60分時,計算力對于GDP增長的推動力將增加1.5倍和3.0倍。
《2022-2023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指出,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22年智能算力規模達到268百億億次/秒(EFLOPS),超過通用算力規模。預計未來5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52.3%。
發展數字經濟,算力是核心生產力,投資算力對于經濟增長有長期的倍增效應。隨著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AR/VR等關鍵信息技術逐漸成熟,社會中大量智能化場景將得到實現。
根據羅蘭貝格報告,人工智能技術將推動無人駕駛、智能辦公、智慧醫療等場景的有效落地,物聯網技術將推動智能消防、智慧工廠、智慧農場、智能家居等場景落地,區塊鏈技術將推動應用于數字證書、信息加密等場景落地,AR/VR技術則可推動智慧商場、游戲、智慧課堂等場景落地。
這些場景未來將在產業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助力各產業創新、增強產業數字化程度并增強市場活力,在政務領域幫助政府提升運行效率、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強居民生活幸福度,在民生領域推動社會民生保障、創造宜居空間、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共同推動社會向智能社會發展。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智能算力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