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健康險與醫藥產業協同發展,既可以促進商業健康保險拓展客群,實現創新發展,又可以提高創新藥品可及性。有研究機構統計顯示,2013年至2022年商業健康險保費規模從1123億元增長至865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
目前商業健康保險與醫藥產業合作主要集中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腫瘤、罕見病三個領域。從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角度劃分,合作模式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社保與商業保險融合,最具代表性的是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二是商業保險合作,包括特藥與特病保險。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團體健康險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顯示:
2022年,商業健康保險保費收入8653億元,賠付支出3600億元,同時積累了超過1.6萬億元的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目前170多家保險公司開展商業健康保險業務,在售產品超過5000個,涵蓋疾病預防、醫療服務、生育保障、健康管理等各領域,已經從簡單的費用報銷和經濟補償,向病前、病中、病后的綜合性健康保障管理發展,新產品類型不斷出現。
團體健康保險是由企業或單位對雇員或社會團體進行健康投保,當其身體健康遭受損害與經濟損失時,由保險人給予保險金賠付的一種團體保險形式。這種保險形式具有集體投保、集體繳費、集體管理的特點。
企業團險的市場需求極為廣泛,主要可歸結為三大類別。首先是財產保險,涵蓋企業財產險、工程險等,旨在為企業提供財產安全保障;其次是責任險,包括雇主責任險、安全生產責任險、環境污染責任險等,用于應對企業可能面臨的各類責任風險;最后是員工福利保險,如團體意外險、補充醫療保險等,作為提升員工福利的重要手段。
前兩類保險,由于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產安全和法律責任,因此市場需求極為旺盛。特別是生產加工、制造類和設備安裝類企業,對這類保險的購買意愿尤為強烈。而員工福利類保險,雖然屬于福利性質,但同樣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尤其受到服務型和科技型企業的青睞。
長期以來,企業團險多以傳統的線下方式為主,產品單一且無法個性化調整,大多針對具有較高付費能力的大型公司,下沉不足,中小型公司的團險需求難以得到滿足,更難以為員工提供切實符合個人需求的團險服務。
企業的健康生產和運營離不開團體保險的強力保障。然而,當前團體保險市場雖然空間廣闊,但由于歷史原因,相關的風險管理、理賠管理和客戶管理等能力尚未形成系統化的構建,導致整體賠付情況并不理想。
根據全球排名和品牌價值劃分,可分為三個競爭梯隊。其中,品牌價值大于400億美元的是中國平安;品牌價值大于100億美元的有: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友邦保險;品牌價值小于100億美元的上榜公司有:中國人保、國泰人壽、新華人壽、富邦人壽、中國太平、中國再保險集團、臺灣人壽、南山人壽。
近年來健康險增速放緩,只有在產品、服務、商業模式等方面持續創新才能突破瓶頸。從消費者角度看,隨著疾病發生率、發生時間和疾病種類的不斷變化,消費者追求的是健康險后續一整套服務的支撐和持續回饋,健康險行業需要從產品和服務這兩個矩陣重新搭建體系,來解決消費者的問題。
2033年,中國保險市場規模將達1.486萬億歐元,其中,壽險保費收入7060億歐元,財產險保費收入4420億歐元,健康險保費收入3380億歐元。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團體健康險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