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船舶在民用領域的應用已經逐漸占據重要地位,特別是在內湖、內河及近海港口區域。目前,根據應用船型的不同,電動船舶可被細分為車客渡船、客船、港口拖船、港務船和海工船等多樣化船型,滿足了多種實際需求。
隨著環保理念的深入和技術進步,電動船舶在未來有望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沿江沿海城市的渡船與觀光船、內河貨船以及港口拖船市場,預計將成為鋰電化趨勢的主要陣地。此外,部分大中型船舶也可能會選擇采用鋰電池替代傳統的鉛酸電池,這將進一步推動鋰電池在船用領域的應用,并加速其船用化的進程。
根據應用噸位的不同,電動船舶可被劃分為500噸以下、500-2000噸、2000-5000噸以及5000噸以上等多個類別。然而,對于超過5000噸級的中大型船舶來說,完全實現鋰電化替代目前還存在一定難度。因此,混合動力型船舶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主流選擇。
我國電動船舶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在地方政府層面,為了推動綠色發展和減少碳排放,各省市紛紛出臺了一系列針對電動船舶和岸電設施的補貼政策。這些政策的出臺,旨在鼓勵并促進綠色船舶的發展,進而實現船舶電動化的快速普及。
進入2023年,湖北省和上海市等地紛紛發布了相關政策。其中,《上海市2023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減排重點工作安排》明確指出,新增和更新的蘇州河游船、黃浦江游覽船、輪渡客輪、公務用船等將全部采用純電動船舶,并要求在年內完成。這一政策的實施,無疑將推動上海市在船舶電動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得益于鋰電池儲能系統的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全球范圍內在建及營運的電動船數量已經超過了300艘。這些電動船包括渡船、近海船、客船、拖船等多種船型,它們不僅具有綠色環保、零排放的特性,還具備安全便利、推進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優勢。此外,由于電動船舶不會出現柴油泄露等問題,因此被認為是內河航運綠色轉型的有效選擇。
圖表:2017-2025年中國電動船舶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
從市場規模來看,中國電動船舶市場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船舶制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電動船舶市場規模達到94.8億元,同比增長12.9%。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持續擴大,預計到2025年,中國電動船舶市場規模將達到168.7億元。這一增長趨勢預示著電動船舶在未來將具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
電動船舶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關注,綠色船舶成為了航運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目前,綠色船舶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替代燃料和電池等多種技術路徑。其中,純電動船舶技術相對成熟,適合短航線應用場景,如內湖、內河和近海港口。純電動船舶的應用范圍廣泛,包括車客渡船、港口拖船、港務船以及海工船等。這些船舶不僅具有綠色環保、零排放的優勢,還具備安全便利、推進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特點,為內河航運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有效選擇。
除了純電動船舶外,氫能和氨能等替代燃料也是航運行業中長期的良好解決方案。氫能通過燃料電池方式實現高效發電且不排放CO2,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盡管目前氫、氨燃料儲能等技術還存在一定壁壘和行業規定待完善,但各國及企業仍在積極研發攻克過程中。我國已制定氫動力船舶的四步發展計劃,旨在推動氫動力船舶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與此同時,濱海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也為綠色船舶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濱水旅游不僅整合了旅游資源,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就業,還提升了城市形象。近年來,我國各地方省市不斷加大對濱水旅游產業的開發力度,海洋海島旅游、內河旅游、郵輪游艇旅游等得以進一步發展。政策扶持和濱水旅游文化的深入人心將進一步推動這些領域的增長。
隨著濱海旅游業的持續繁榮,對客運船、游艇等旅游休閑船艇的需求也將不斷增長。這將為綠色船舶的推廣和應用提供有力支撐。同時,綠色船舶的發展也將促進濱海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更多電動船舶行業深度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船舶制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