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作為連接內陸與海洋的重要節點,是國際貿易和物流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來,隨著全球貿易的持續增長和物流需求的不斷增加,港口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庫沿岸,具有水陸聯運設備以及條件以供船舶安全進出和停泊的運輸樞紐。港口是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處,是工農業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也是船舶停泊、裝卸貨物、上下旅客、補充給養的場所。港口按用途分,有商港、軍港、漁港、工業港、避風港等。港口依照其機能、用途、規模、營運單位、相關法規會區分為不同用途。以下類型依港口的船舶停靠種類等代表性用途來區分,但有時會依各國家(地區)之分類方式而有所不同。
在中國,沿海港口建設重點圍繞煤炭、集裝箱、進口鐵礦石、糧食、陸島滾裝、深水出海航道等運輸系統進行,特別加強了集裝箱運輸系統的建設。政府集中力量在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唐山和深圳等多個港口建設了一批深水集裝箱碼頭,為中國集裝箱樞紐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煤炭運輸系統建設進一步加強,新建成一批煤炭裝卸船碼頭。
海運承擔著全球80%以上貨物的貿易運輸,港口物流更承擔著物流服務和商業功能。除此之外,港口還是國民經濟變化的“晴雨表”之一。港口物流對于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與交流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全球疫情影響下,我國上海港、寧波舟山港明確表態堅持開放原則,不僅是對國內經濟發展,更是促進全球物流貿易的發展。由于疫情在全球多地、特別是歐美多國出現大幅反彈,多國重新收緊疫情防控措施,嚴格限制了線下購物,消費者不得不更多通過電商途徑進行采購。同時,由于傳統新年和圣誕消費季的到來,導致對物流服務需求的快速上升。
2021年我國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55.5億噸,同比增長6.8%,其中,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約47億噸,同比增長4.5%。完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8億標準集裝箱,同比增長7%,其中,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約1.6億標準集裝箱,同比增長7.5%。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2022年1~12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56.85億噸,比2021年同期增長0.9%,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46.07億噸,比2021年同期下降1.9%;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96億標準集裝箱,比2021年同期增長4.7%。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港口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物流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港口行業的貨物吞吐能力持續上升,為國際貿易和物流提供了有力支撐。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集裝箱運輸需求持續增長。我國港口行業通過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優化運輸組織,滿足了這一需求。
“十四五”時期,我國港口的發展將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高效為導向,實現與港口相關的各環節之間無縫銜接,形成集經貿、生產和物流等功能為一體的港口供應鏈,在全球范圍內影響經濟供求關系,并對區域發展起到顯著的帶動作用。“十四五”時期港口的發展對于港口物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口物流生態圈建設成為新時期港口發展的重要任務。
雖然我國的大型港口發展速度較快,且已經達到世界的先進水平,但在其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的不足。我國港口物流的聯盟程度較低,不能夠將相關行業和領域的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及優化,難以實現經濟效益和效率的最優化處理;我國的港口物流資金運作不夠完善。當前我國的大型港口資金運轉還依賴于銀行借貸和短期融資,從長期的角度看,不利于整個港口行業的健康發展,難以保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建設發展緩慢,缺乏專業性的技術人才,先進技術的運用缺失造成了我國港口物流行業整體的市場競爭性較差。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港口物流行業正逐步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演進。未來,港口將實現更高效、更精準的貨物處理和運輸,提高整個物流鏈的運作效率。環保要求日益嚴格,港口行業將更加注重綠色、低碳發展。未來,港口將采用更加環保的裝卸設備、運輸工具和能源,降低能耗和排放,同時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貿易的持續增長和物流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港口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環保要求的提高,港口行業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因此,港口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升級,提高服務水平和運營效率,以適應市場變化和發展需求。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港口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