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到港口建設接近飽和、行業產能過剩以及地方政府投資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沿海傳統水運建設工程市場的投資持續呈現負增長。然而,這種負增長也促使港口基礎設施投資轉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和綜合化的方向。
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庫沿岸,具有水陸聯運設備以及條件以供船舶安全進出和停泊的運輸樞紐。港口是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處,是工農業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也是船舶停泊、裝卸貨物、上下旅客、補充給養的場所。港口是一個區域的所有港口設施的總稱,可以包括多個港區、作業區、碼頭和泊位,以及后方的陸域、輔建區、商務配套功能,甚至包括金融、保險等服務。一個大型的港口可能包括數十個碼頭,而每個碼頭通常具有一個固定的功能和一個經營者。碼頭是供船舶停靠、貨物裝卸和旅客上下的設施,一般由岸邊伸往水中的長堤或樓梯組成,可能是人造的,也可能是天然形成的。
在港口中,每個碼頭通常對應一個或多個泊位,泊位是供船舶停靠的位置,其大小一般大于船舶的大小。港口是海運和陸運的交接點,是工業活動的基地和綜合物流的中心,而碼頭則是這些功能得以實現的重要設施之一。總的來說,港口是一個更大的概念,包括多個碼頭和其他設施,而碼頭則是港口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用于實現船舶停靠、貨物裝卸和旅客上下等功能。
在中國,沿海港口建設重點圍繞煤炭、集裝箱、進口鐵礦石、糧食、陸島滾裝、深水出海航道等運輸系統進行,特別加強了集裝箱運輸系統的建設。政府集中力量在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唐山和深圳等多個港口建設了一批深水集裝箱碼頭,為中國集裝箱樞紐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煤炭運輸系統建設進一步加強,新建成一批煤炭裝卸船碼頭。同時,改建、擴建了一批進口原油、鐵礦石碼頭。
港口經濟由運輸業向臨港工業、臨港工業集群和航運服務產業集群發展,港口經濟與城市經濟互動發展。少數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港,港口經濟和城市經濟深度融合,向臨港工業集群和航運服務產業集群雙支柱轉型,成為區域經濟、金融、貿易中心。
盡管投資強度下降,但我國港口的規模仍在持續擴大。全國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數量保持增長,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些萬噸級泊位主要以專業化泊位為主,且1-3萬噸級和5-10萬噸級泊位是主要的組成部分。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港口碼頭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2021年,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止跌反彈。全球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總體實現4.5%的良好漲勢,與2020年相比增速提升了5.9個百分點。2021年我國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55.5億噸,同比增長6.8%,其中,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約47億噸,同比增長4.5%。完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8億標準集裝箱,同比增長7%,其中,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約1.6億標準集裝箱,同比增長7.5%。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2022年1-4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49.05億噸,同比增長0.2%,其中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14.86億噸,同比下降4.2%;完成集裝箱吞吐量9104萬TEU,同比增長1.7%。貨物吞吐量與集裝箱吞吐量同比仍然保持微弱增勢,外貿貨物吞吐量則已連續三個月處于同比下降趨勢。
我國碼頭行業規模和能力在全球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擁有全球最大的港口集群。碼頭行業的發展不僅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也提高了人們的消費水平和生活方式。中國港口已經實現了從人拉肩扛到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的轉變。港口已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及營運日臻成熟。同時,綠色發展理念在港口行業也得到了廣泛認同,綠色港口發展如火如荼。
當前,在全球疫情持續反復的沖擊下,全球航運已經“滿目瘡痍”、不堪重負。港口及相關配套設施運行效率低下、卡車司機短缺、鐵路運力不足、倉儲空間有限、客戶提貨和返還集裝箱速度緩慢等各種原因使得終端擁堵成了全球性問題。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和區域經濟的深度融合,港口碼頭行業將更加注重區域化和國際化的發展。港口將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構建港口聯盟或港口群,提升區域港口的整體競爭力。同時,國際港口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將進一步加強,推動港口碼頭行業的國際化發展。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港口碼頭行業將加速智慧化與自動化的進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無人駕駛車輛等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提高港口碼頭的作業效率和安全性,減少人力成本,提升港口競爭力。港口碼頭行業將更加注重多元化和綜合化的發展,除了傳統的貨物裝卸和運輸功能外,還將拓展物流、倉儲、加工、貿易等多元化業務,提供一站式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在國家對疫情的有效調控下,2020年我國經濟、貿易逆勢增長,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正增長,“十三五”規劃實現圓滿收官,推動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實現4.5%的較快增長。2030年,中國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將突破250億噸大關,實現翻番。但貨種結構將發生較大變化,集裝箱貨物比重將會由目前的18.6%上升至26.8%,而干散貨因煤炭、礦石運量增長放緩,比重將跌破50%界限,其中內貿運量的放緩為其主因。2030年中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5.05億標箱,年均增幅維持6%左右,沿海及內河箱量的快速增長為其提供了保障。
“十四五”時期,預計我國水運需求將總體保持增長態勢,呈現高基數、中低速增長的特點。預測2025年水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分別達到85億噸、164億噸,年均增長約2%~3%,其中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3.0億標箱,年均增長5.5%。“十四五”期間,我國要進一步增強港口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沿海大型專業化碼頭通過能力適應度大于1.1,提高內河港口專業化集約化發展水平。補齊港口集疏運短板,實現長江干線主要港口鐵路進港全覆蓋,沿海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達到90%以上。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6年中國港口碼頭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