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分析
新能源汽車是當前汽車行業的一個熱門話題,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增強和政策的支持,其市場前景備受矚目。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三種類型: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一些核心零部件及整車制造領域的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上具備優勢,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整,整體優勢突出,帶動產業高速發展。
在乘聯會發布的2024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榜單中,月銷量過萬的車企已多達18家,而排名前十的企業除特斯拉外,清一色均為自主品牌。榜單中,比亞迪以201493輛的成績穩居榜單首位,特斯拉中國以71447輛的成績位居第二,緊隨其后的是吉利汽車,銷量為65826輛。
這份榜單中,月銷量不足千輛的車企有10家,多數為合資企業。昔日在燃油車銷量榜上名列前茅的長安福特(165輛)、北京現代(171輛)、廣汽豐田(211輛)排在了這份榜單的后三位。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布局較早的北汽,如今的銷量成績卻掉了隊(北汽乘用車775輛、極狐汽車717輛)。
一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前十的企業確實也呈現出同樣的特征:由特斯拉和9家中國車企組成。位列榜單第一位的是比亞迪。比亞迪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01493輛,同比增長33.14%,其中乘用車為201019輛,同比增長33.9%,純電動汽車105304輛,插電混動汽車95715輛。目前,比亞迪新能源車累計銷量已超過650萬輛。位列榜單第二位的是特斯拉。其1月售出71447輛電動車,實現了8%的同比增長。而特斯拉的銷量主要由Model Y和Model 3兩款車型貢獻。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949.5萬輛,同比增長37.9%,市占率達到31.6%。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達到1150萬輛。新能源汽車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產銷量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占有率達到31.6%。這一點從記者的走訪中也得到了印證。比亞迪汽車王朝網門店客戶經理王先生介紹,比亞迪新能源汽車2023年累計銷量超過300萬輛,其中價格在10萬至20萬元的家用車特別受歡迎,占據了大量市場份額。小鵬汽車產品專員邢先生表示,2023年小鵬汽車交付新車突破14萬輛,同比增長17%。智己汽車趙經理也認為,汽車生產商向新能源發力轉型是大勢所趨,一些傳統燃油車合資品牌也在全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當前,國內年輕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國貨品牌,高顏值、個性化、科技感、性價比成為購車關鍵因素,而這恰恰是近年來國產新能源汽車的突出優勢。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國產品牌在國內市場的銷量迎來了集體增長——上汽集團2023年銷售新能源汽車112.3萬輛,銷量在國內車企中僅次于比亞迪;廣汽埃安2023年銷量48萬輛,同比增長77%;理想汽車2023年全年共交付37.6萬輛,同比大漲182.2%。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張永偉表示,從全球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優勢明顯,主導地位穩固,新一代的新能源汽車,最新的車型基本都在中國率先推出,全球新一代汽車相關技術,也往往是在中國推出的產品中率先應用。這兩個“新”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鞏固前期在產品和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價格競爭是新技術領域市場競爭充分展開的體現,從燃油車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成本下探,“油電同價”“電比油低”給燃油車廠商帶來巨大壓力,燃油車更多依賴于優惠的價格來持續吸引客戶;從新能源汽車的角度來看,碳酸鋰價格下跌、電池成本降低,造車成本有所下降,并且隨著市場高速發展帶來的規模效應,產品有了更多的利潤空間和降價空間。市場規模決定了成本和企業生存狀態,多數廠商會選擇優先保住市場份額,造成價格競爭進一步加劇。
2月23日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等9部門于近期聯合印發《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導推進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
《意見》從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等六個方面提出18項政策措施,同時明確了相關單位的具體分工,積極構建公平、穩定、包容、便利的貿易環境。
《意見》鼓勵新能源汽車及其供應鏈企業高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依法依規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積極與國外研究機構、產業集群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融入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網絡,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設計、研發及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創新能力。鼓勵行業組織、智庫機構等開展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海外合規培訓。及時跟蹤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領域相關政策法規。指導相關機構、行業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的綠色低碳標準研究。
因地制宜加強與海外相關企業合作,構建各方共建共享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自建海外營銷售后服務網點和維修備件中心,積極運用數字技術開展遠程診斷、技術支持等服務。引導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強與動力電池等配套企業的海外維修合作,開展維修技術人員培訓。積極培養國際化人才。
如果想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車產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