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管道是專門用于輸送石油、天然氣等油氣資源的管狀設施,其構成主要包括輸油氣管、專用安全閥、管道連接部件和過濾器等裝置。這些管道在油氣儲運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們具有運輸量大、密閉安全、易于實現遠程控制和集中監控等優勢,成為油氣資源輸送的最佳選擇之一。
根據輸送距離和經營方式的不同,油氣管道可以分為油田集輸管道和長距離輸送油氣管道兩大類。油田集輸管道主要負責短距離的油氣輸送,結構相對復雜,通常屬于企業內部經營的管道。而長距離輸送油氣管道則是獨立經營的長輸管道,輸送距離長,結構也相對復雜。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中指出,完善原油和成品油長輸管道建設,優化東部沿海地區煉廠原油供應,完善成品油管道布局,提高成品油管輸比例,加快天然氣長輸管道及區域天然氣管網建設,推進管網互聯互通,完善LNG儲運體系。到2025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21萬公里左右。
油氣管道行業產業鏈分析
上游原材料及設備制造:油氣管道的建設始于原材料供應和設備制造。這包括鋼鐵、鋼管、閥門、密封件等管道建設所需的各類材料,以及管道鋪設設備、焊接設備、檢測設備等生產廠家的參與。這些上游環節為油氣管道的建設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技術基礎。
中游工程設計與施工:油氣管道工程的設計與規劃是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負責確定油氣管道線路的規劃、設計,確定管徑、壓力等技術參數。隨后,進入工程施工階段,包括管道的鋪設、焊接、防腐處理,以及泵站、閥室等配套設施的建設。此外,工程監理也是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符合要求的重要環節。
下游油氣運輸與應用:油氣管道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石油和天然氣的安全、高效運輸。因此,下游環節涉及油氣運輸及在石油天然氣、城市管網、船舶領域、海洋工程等場景的應用。這些應用不僅滿足了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需求,也推動了油氣管道行業的持續發展。
由于中國天然氣資源的地理分布特性,其中超過60%的資源集中在中西部地區,遠離工商業繁榮且能源需求旺盛的沿海消費區域。同時,還有大約20%的天然氣資源分布在近海大陸架,這導致了天然氣生產地與消費地之間存在顯著的空間錯位。
西氣東輸管道包括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總長度超過2萬千米,途經長三角地區30個地市。目前,我國干線天然氣管網的一次入網量每年超過2200億立方米,西氣東輸管道系統輸量占其中50%以上,日均分輸量超1.3億立方米,最高日分輸量超2億立方米,供氣量約占長三角地區天然氣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三,超2億人口從中受益。
近年來,國家管網集團加速推進管網互聯互通,推動西氣東輸管道系統在長三角地區與中俄東線、蘇皖管道等互聯互通,織“線”成“網”,形成了“西氣東輸、俄氣南下、南氣北上、川氣東送、海氣登陸、靈活調配、全面保障”的供氣格局。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油氣管道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2023年中國能源供應充足穩定,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全年原油產量站穩2億噸,連續六年保持增長;天然氣產量2353億立方米,連續七年增產超100億立方米。石油消費快速增長至7.56億噸,同比增長11.5%,創歷史峰值紀錄。天然氣消費恢復增長,全年天然氣消費量391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6%。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對油氣資源的需求呈現出持續穩定的增長態勢。基于這一趨勢,預計未來10至20年內,我國的油氣管道運輸設施將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其中,天然氣管道及其配套的儲氣庫等關鍵設施將成為今后發展的重點,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并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油氣管道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