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艾草市場規模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顯示出較大的發展潛力。預計未來幾年內,隨著人們對健康和自然療法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艾草市場需求將持續增加,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艾草,是菊科、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分布廣,在中國除極干旱與高寒地區外,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民間認為艾草還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間掛艾草于門上,相沿成習,遂成端午風俗。
艾草全產業鏈發展相對成熟,產業規模也較大。艾葉制品種類也較多,有艾絨、艾條、艾葉護墊、肩頸寶、艾葉坐墊、驅蚊香囊、艾葉精油等等。但產業“散、小、亂”特征依然明顯,由于艾葉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從業門檻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致使尚未有名牌、品牌企業誕生。建議加快艾葉行業標準制定,培育幾家龍頭企業,爭創名牌、品牌,提高行業整體水平,帶動行業朝優質方向發展。
如今,這個有著2000多年種植歷史的小小艾草,一躍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金鑰匙”。除了傳統的農戶種植,通過直銷或分銷渠道銷售艾草,以及艾草加工商生產艾制品之后再銷售的商業模式以外,“政府+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成為近些年來艾草行業的主流商業模式之一,在這種模式的帶動下,艾草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形成“一條龍”,使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實現了穩定脫貧。
艾草行業以野生艾草、家種艾草并存。過去市場中,供應的貨源以采集野生艾葉為主,隨著社會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資源逐漸銳減(藥農使用過量、過度開荒、野蠻式采收),家種逐步發展起來。現在市場供應的有野生品和家種品,以野生品種為主,每年的3-4月為栽種期,當年5-9月為產新期,其中在端午節前后采收的艾葉有效含量最高,因為此時的揮發油含量達到最高值。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艾草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近年來,艾葉價格逐步上漲,引發家種狂潮,湖北、河南、陜西、甘肅、四川等多地積極發展艾葉種植,2015年以后艾葉行情逐步走高,家種艾葉進一步發展。目前家種種植規模雖大,但家種品質較差,單產量并不高,野生貨還是存在明顯優勢。近年來我國艾草市場產量也在不斷增長。近五年來隨著艾草需求量大幅攀升,而艾葉野生資源產能有限,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我國艾草種植業逐漸興起,產品需求量保持穩定增長。根據相關數據,2022年行業需求規模達到約13.6萬噸的水平。
圖表:2020-2022年中國艾草行業需求規模(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艾草行業市場競爭者包括大型藥企、中小型制藥企業以及農業企業等。大型藥企憑借其資金和技術優勢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中小型制藥企業則通過定制化生產和靈活的銷售策略獲得一定的市場競爭力;農業企業在種植環節具有優勢,能夠控制原料質量并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我國艾草品牌主要集中在下游產品加工領域。中國市場上艾草科技加工后,可制成700多種新品。僅僅用于艾灸的艾條,就有上百個品種,其他諸如艾葉茶、香薰艾、艾精油、清新劑、艾牙膏、艾浴包、艾灸貼,甚至添加了艾絨的各類衛生產品等,都成為市場上的熱銷品。據數據顯示,中國艾草行業需求區域華北地區占比為33%,華東地區占比為24%,華南地區占比為23%。
圖表:中國艾草行業需求區域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整理
由于市場上艾草產品種類繁多且供應充足導致價格競爭激烈利潤空間較小。企業需要制定有效的價格策略以維持市場競爭力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艾草市場上的知名品牌較少品牌影響力不夠強缺乏市場競爭力。企業需要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并購買產品。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對天然草藥及傳統醫藥需求的增加艾草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未來艾草市場將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并有望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產業鏈的優化艾草產品的品質和性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整合將加強形成規模效應和資源優化配置推動艾草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隨著國際市場的開拓和合作艾草產業有望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加強產品質量控制、品牌宣傳推廣和國際市場拓展艾草產業將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并走向世界舞臺。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艾草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