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監測是指對海洋水體、沉積物、生物體、大氣、氣象、水文、海冰等生態健康環境的監測和調查活動,是我國對海洋環境保護監管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海洋環境監測不僅涉及海洋科學研究,還廣泛應用于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災害預警等多個領域,為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監測對象和目的的不同,海洋環境監測技術可以分為物理監測、化學監測、生物監測和生態監測等類型。
當前,全球范圍內,海洋監測浮標系統市場規模在過去幾年中顯著增長,并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特別是在沿海地區,隨著沿海國家對海洋資源開發的深入和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視,海洋監測的需求不斷增加,推動了市場規模的擴大。在中國,海洋環境監測市場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得益于政府對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視、海洋經濟活動的增加以及技術創新的推動。
海洋環境監測市場的增長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驅動:海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政府對海洋環境監測的需求逐漸增加。海洋資源開發的增加,需要在資源開發前對海洋環境進行準確的監測和評估。國際合作與政策支持,各國之間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合作愈發密切,政府對于海洋環境監測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
《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管轄海域海水水質總體穩中趨好。一類水質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面積的97.9%,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改善,優良(一、二類)水質面積比例為85.0%,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十三五”以來累計上升12.1個百分點;劣四類水質面積比例為7.9%,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十三五”以來累計下降3.4個百分點。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海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根據《2023年中國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公報》,近年來,我國海洋觀測監測能力不斷提升,形成了集海洋站、雷達、浮標、船舶、無人機、衛星遙感于一體的“陸海空天”綜合觀測監測網,監測要素涵蓋海洋生物、水文氣象、水體環境、沉積環境,監測區域以近岸海域為重點,覆蓋我國管轄海域,重點關注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生態系統分布區以及生態災害高風險區。
2023 年,對15 條近海標準斷面、1614 個近海監測站位開展生態趨勢性監測,對 150 個典型生態系統分布區域開展調查監測,對赤潮、滸苔綠潮等生態災害和海洋低氧等生態問題開展預警監測。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融入,海洋監測正逐步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傳感器技術的發展使海洋環境監測進入實時化和立體化時代,提高了監測的精度和實時性。此外,遙感監測技術的應用也使得海洋環境監測更加高效和全面。
未來,海洋環境監測行業將繼續受益于技術創新和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將推動監測設備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提高監測效率和準確性。政策支持將促進海洋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的協調發展,為行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外,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海洋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海洋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將更加注重對海洋生態系統的整體監測和綜合評估。
想要了解更多海洋環境監測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海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