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腦機接口發展現狀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簡稱BCI),也被稱作腦接口機,指的是在人或動物的大腦與外部電子設備之間構建的直接通路,旨在實現大腦與設備之間的信息交互。作為一種革命性的人機交互技術,它繞過了外周神經和肌肉系統,直接在大腦與外部設備間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通信與控制路徑。
侵入式技術取得新突破: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如今能更有效地接收腦電信號,實現了更高的信息傳輸效率,甚至能精確記錄到單個神經元的信號變化。例如,我國自主研發的“北腦二號”技術,成功填補了國內高性能侵入式腦機接口領域的空白。該技術通過精準捕捉大腦電信號的細微變化,解碼大腦意圖,實現了“意念”對“動作”的直接控制。同時,我國科學家正致力于開發柔性植入式電極陣列,以減輕對腦組織的損傷,并已經實現了超過一年的穩定單個神經細胞電活動記錄。
非侵入式技術持續優化升級: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在信號傳輸的質量和強度上不斷取得進步。天津大學副校長明東的團隊,通過采用納米酶神經電極作為傳感器,顯著提升了相容性和靈敏度。他們開發的“腦語者”系列腦機專用計算芯片,屬于國際首創。此外,他們還利用微型腦機接口系統,解決了現有腦電采集裝置體積龐大、便攜性差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信息傳輸速率和交互的自然性。
信號轉換與解讀技術顯著提升: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成功研發出一種高性能的小型化腦機接口設備,該設備能夠直接將大腦中的信號轉化為文本,從而大大提高了腦機接口的效率和可擴展性。
醫療領域持續引領應用前沿:腦機接口技術為腦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探索出了新途徑,針對腦卒中、腦創傷、癲癇及抑郁癥等患者,提供了檢測、治療及康復訓練的新方法。舉例來說,四肢癱瘓患者借助腦機接口技術,能夠利用“意念”操控輔助裝置完成動作,這為他們的康復之路點亮了希望之光。
非醫療領域應用廣泛且多樣化:腦機接口技術在康養、教育、工業、娛樂、體育、駕駛及營銷等多個領域均展現出巨大潛力。在教育領域,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在工業生產中,它能協助進行安全監測,確保生產安全;在體育訓練中,它可輔助提高訓練效果,助力運動員提升表現;在航天航空領域,它可用于輔助訓練并提供訓練者感受的即時反饋;而在消費領域,它則能幫助評估用戶體驗,進而優化產品設計,提升用戶滿意度。
企業與科研機構協作日益緊密:腦機接口產業聯盟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攜手超過170家來自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的伙伴共同創立,這一聯盟極大地推動了技術創新與應用實踐的深入探索。企業與科研機構、醫療機構的合作不斷強化,如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與清華大學團隊的攜手,就在醫療應用領域取得了腦機接口技術的顯著進展;同時,企業與高校也在合作研發新型腦機接口設備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
資本聚焦腦機接口領域:作為前沿科技的代表,腦機接口技術吸引了大量資本的密切關注。據數據寶統計,自2024年以來,腦機接口概念股已多次迎來機構調研,眾多機構的積極參與充分顯示了資本市場對該領域的強烈看好。
標準制定工作穩步前行:西安臻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攜手陜西省醫療器械檢驗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單位,共同起草了《可穿戴式腦機接口專用腦電采集分析系統》團體標準。這一標準的制定,將對腦電信息采集平臺的設計與開發進行規范,有力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全球范圍內,近40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投身腦機接口技術的創新研發。在這一領域,美國的Neuralink等公司處于領先地位,而我國也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投身國際競爭。例如,Neuralink公司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腦機接口設備“心靈感應”的人體移植手術;10月,華為腦機接口系統和芯片的新專利曝光,展現出了強勁的國際競爭力。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腦接口機行業競爭分析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