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因地制宜發展小城鎮,促進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構建以縣城為樞紐、以小城鎮為節點的縣域經濟體系。”
自2014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特色小鎮”并成功運行后,全國掀起了特色小鎮建設潮,國家及地方紛紛出臺政策支持特色小鎮創建和發展。
2016年10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于公布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的通知》,將127個行政建制鎮認定為"中國特色小鎮",次年又認定了276個"全國特色小鎮”。自此特色小鎮在全國興起,被命名為"省級特色小鎮"的行政建制鎮數量,多達500個以上。
上海市目前共有29個特色小鎮,分布在浦東、徐匯、普陀、寶山、閔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賢、崇明等區,類型包括文化旅游、數字經濟、先進制造、科技創新、金融服務、三產融合、體育運動等。
臺湖演藝小鎮、張家灣設計小鎮、宋莊藝術創意小鎮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重點打造的三個特色小鎮,正逐漸發展為城市新名片、文化新地標、網紅打卡地。
2023年,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演藝車間、雙益發演藝中心、月光林地愛劇場、臺湖演藝酒店演藝劇場共舉辦演出活動276場,涵蓋豫劇、評劇、河北梆子、兒童劇、親子魔術、人偶劇、皮影戲、音樂會、文藝匯演等多種舞臺表演形式。
臺湖鎮已獲批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將加快打造國家數據基礎制度綜合改革試驗田。以此為契機,副中心將在演藝小鎮圖書城改造項目等地打造數據總部基地。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版特色小鎮項目可行性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特色小鎮占地面積一般在3至5平方公里,往往布局在距離城市消費密集區的遠近郊,以某個細分領域的特色產業為支柱,向產業鏈縱向上下游兩端延伸,且兼顧文化旅游功能,無法脫離中心城市而獨立存在,其主要目的是分散中心城區功能,提升產業層級。
特色小鎮,區別于傳統行政意義上的建制鎮,作為集多種功能等為一體的新型空間載體與創業平臺,能夠靈活地布局于城市和農村之間,對于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與農村地區各方面發展意義重大。
我國特色小鎮行業產業鏈上游參與主體為開發商和投資商,中游參與主體為規劃公司、承建公司和運營公司,下游主要涉及推廣平臺、分銷商和消費者。
特色小鎮力求一、二、三產業的高度融合,追求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保持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實現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
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體驗式旅游的追求,特色小鎮因其獨特的地域文化和產業特色,正逐漸成為旅游市場的新熱點。近年來,以打卡古鎮古城、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去博物館逛展等為代表的“新中式”旅游越來越受歡迎。《2024中國古鎮旅游發展報告》顯示,古鎮旅游是大眾旅游發展階段游客重要的出游選擇,江浙皖贛川滇6省份聚集全國半數以上古鎮景區,在全國33個5A級古鎮景區中,有13個分布在江浙皖地區。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推動特色小鎮建設,競爭日趨激烈。
中國特色小鎮的動作頻頻,加之政策利好、社會資源向鄉村傾斜等因素,無不在傳遞出一個信號,特色小鎮的發展正在創造著新的機遇,成為旅游新業態的熱門詞匯,與此同時,如何打造特色小鎮的“特”也是重中之重。
想要了解更多特色小鎮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版特色小鎮項目可行性研究咨詢報告》。報告對我國特色小鎮行業的供給與需求狀況、市場格局與分布等多方面進行了分析,并緊密結合項目情況對特色小鎮項目投資可行性和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