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概述
倉儲物流,就是利用自建或租賃庫房、場地,儲存、保管、裝卸搬運、配送貨物。傳統的倉儲定義是從物資儲備的角度給出的。現代“倉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倉庫”、“倉庫管理”,而是在經濟全球化與供應鏈一體化背景下的倉儲,是現代物流系統中的倉儲。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倉儲物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受我國內需拉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和前期物流設施相對不足的多重影響,近年來國內倉儲業經歷了迅速的擴張。倉儲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從2020年的6864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9154億元。
圖表:2020-2022年倉儲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
中國國內消費的增長,尤其是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創造了對倉儲物流設施的巨大需求,而中國現代倉儲設施供應有限,擁有豐富的現代倉儲物流設施的運營商在市場競爭中具備明顯優勢。未來隨著消費和線上零售的進一步發展,預計線上和線下零售企業、第三方物流對倉儲設施的需求仍將繼續增長,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二、行業分類
倉儲物流脫胎于供應鏈管理升級,電商發展成為新興驅動力。物流的概念誕生于20世紀50-60年代。物流一詞起源于美國,最早用于軍事領域,指軍備物資的運輸、補給與管理。隨著供應鏈管理思想的發展催生倉儲物流。到了21世紀電商成為倉儲物流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對倉儲物流設施的需求增長形成有力支撐。
倉儲物流目前已形成區位不同、功能分明的立體化產品體系。商品通常需經多次運輸才能由產地運送至消費終端,期間會對各種不同用途的倉儲物流設施產生需求。根據倉儲物流設施所處地理區位與專屬功能的不同,分為門戶倉、區域倉、城市倉和前置倉。
三、發展趨勢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等重點任務。倉儲配送作為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新發展格局構建的重要支撐,其居于貨物流通節點和快速響應消費的重要地位將越發重要,其職能向著生產流通節點管控、高效支撐生產消費轉型提升邁進,倉儲配送業發展將迎來新機遇與新挑戰。
未來一個時期,倉儲配送業將圍繞物流設施、物流產業、物流體系三個層面發力,逐步實現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1、推動物流設施的共享化與綠色化
隨著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持續推進,以“通道+樞紐+網絡”為體系的骨干網絡已基本成型,但物流設施節點仍有空白。未來一個時期,重點加強城市末端網點與農村物流網點、冷鏈前端與末端的網點等設施建設,推進物流供需雙方共建共享共用,創新與推動數字化云倉配平臺建設,實現物流設施的全面鏈接、互聯互通。
2、推動物流產業的標準化、數字化與智能化
物流產業是物流企業及所提供服務的集合。隨著消費業態、生產制造的持續升級,為滿足流通和制造供應鏈日益增長的柔性化、透明化、高效化要求,對物流服務的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要求越來越高。未來一個時期,發展公共倉配與冷鏈倉配、生產零配件倉配等專業物流,統籌骨干企業培植與中小企業整合;促進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的銜接共享、供應鏈物流一體化運營;統籌協調實體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發展,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動技術創新與規則機制創新相結合、創新商業模式;強化精益化管理相結合,是倉儲配送發展的重點任務。
3、推動物流體系的網絡化、一體化、平臺化
加強前端與末端網點建設,健全包括物流樞紐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分撥中心、前置倉、網格倉在內的物流網絡體系;強化托盤質量認證、創建公共運營平臺、制定運營規則,逐步健全開放式單元化物流體系;加強城市公共配送平臺建設、發揮大型企業與平臺企業的整合作用、逐步健全大中城市的城鄉現代配送體系;強化數字化倉儲建設,推動與支持云倉平臺建設,廣泛整合中小倉儲企業資源,逐步建立健全數字化云倉運營體系;建立跨行業聯合自律機制,推動存貨倉單化、倉單電子化、存貨資產數字化,逐步建立健全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運營管理體系與存貨(倉單)服務體系;加強冷鏈運營平臺建設,強化標準化評價與政府監管,逐步健全全國冷鏈運營體系;以標準化為先導、以數字化為手段,推動建設生活必需品、藥品、中藥材、家居用品與生產零配件等重要商品的供應鏈物流體系;依托城鄉現代配送體系,按“平戰結合”的方式,建立健全應急保供配送體系;加強公共海外倉標準化、數字化建設,推動海外倉、保稅倉與國際共享倉聯動發展,建立健全國際物流體系;加強行業評價與政府監管,逐步健全倉配企業信用體系,是倉儲配送發展的重要路徑。
欲了解更多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報告《2024-2029年中國倉儲物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