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農產品需求不斷增加,推動了農業市場規模的擴大。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成為農業發展的新方向,通過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
農業的分類比較多,新型農業包括設施農業、無土農業、特色農業、包裝農業、彩色農業、知識農業、精準農業、旅游(觀光)農業、外向型農業等。
1、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能夠有效提高土地生產率、勞動生產率以及農業的全要素生產率,有助于推動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從務農向農業產業工人轉變,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和農業增值空間,賦能鄉村振興。
設施農業能極大拓展農業生產的可能性邊界,是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新藍海”,也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目前,全國設施種植面積達4000萬畝,約70%的肉蛋奶和52%的養殖水產品由設施養殖提供。按照《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到2030年,設施蔬菜產量占比提高到40%,畜牧養殖規模化率達到83%,設施漁業養殖水產品產量占比達到60%。
2023年,農業農村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制定印發《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部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對促進設施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2、特色農業
特色農業就是將區域內獨特的農業資源開發區域內特有的名優產品,轉化為特色商品的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的關鍵之點就在于“特”。發展特色農業是我國農業結構戰略調整的要求,是提高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增加農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特色農業行業擁有眾多知名品牌和多樣化的產品。這些品牌和產品往往具有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和區域特征,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品質特點和市場優勢。例如,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東北五常大米、陽澄湖大閘蟹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同時,特色農產品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包括各類水果、蔬菜、糧食、畜禽產品等,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新型農業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隨著消費者對品牌的重視,品牌知名度高、美譽度好的特色農產品將更具市場競爭力。特色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通過建立完善的標準化體系,可以提高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標準化生產也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的形象和水平。
二、新型農業行業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將繼續深入農業領域,推動農業生產實現智能化、精準化和高效化。智慧農業、智能農業等技術逐步普及,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顯著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
三、新型農業行業前景
農業產業鏈逐漸延伸,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縱向一體化,農業與二三產業貫通融合,資源要素全流程優化。農業產業鏈將進一步延伸和拓展,形成更加緊密的產業聯結和分工協作機制,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農業與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將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報告根據新型農業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新型農業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新型農業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新型農業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想要了解更多新型農業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新型農業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