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數字經濟的典型代表,平臺經濟正成為創新發展的新引擎、經濟活力的新標識、區域競爭的新優勢。全球平臺經濟市場規模已經達到數萬億美元,并且持續保持增長。平臺經濟正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平臺經濟市場規模同樣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涵蓋了電商、金融、出行、教育等多個領域。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平臺經濟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平臺經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平臺經濟行業發展前景研究與市場機遇
平臺經濟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主要以互聯網平臺為載體,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驅動力,網絡信息基礎設施為重要支撐。這種經濟形態的特點在于它能夠通過連接不同的用戶群體,創造出新的商業機會和價值,從而推動經濟的高效運轉和增長。
近年來,平臺經濟已經成為發展迅猛、廣受關注、引領經濟發展潮流的經濟形態。在中國,平臺經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政府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例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旨在規范平臺經濟的發展,并提出了健全完善規則制度、健全制度規范、推動協同治理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此外,還有學者針對平臺經濟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北京平臺經濟發展報告(2022)》這本書就聚焦了平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監督與治理難題,以及如何構建平臺經濟協同治理體系等問題。
盡管平臺經濟帶來了許多機遇,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國內業務的同質化競爭、盈利模式的缺乏創新、國際市場的開拓不足等都是當前平臺經濟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有專家建議應進一步發揮頭部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和數據優勢,為廣大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生存和發展賦能,推動大中小企業良性互動,實現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
近年來,作為新經濟的產物,平臺經濟在創造就業機會、提升效率、便利生活、降本增效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帶動就業方面,阿里、京東、UU跑腿、鍋圈食匯、蜜雪冰城等企業,為2億人提供了靈活多樣的就業機會;在便利生活方面,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由2019年的20.7%增長為2023年的27.6%,網約車用戶、外賣用戶在網民中的普及率分別達到48.3%和49.9%。
2023年、2024年,“平臺經濟”連續兩年被寫入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2024年2月20日,河南省主要領導到UU跑腿、中鋼網等幾家平臺企業調研,指出隨著信息技術與產業融合的不斷加深,平臺經濟在高效配置資源、重塑經濟業態、賦能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已成為創新發展的新引擎、經濟活力的新標識、區域競爭的新優勢。
截至目前,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與引導下,省內涌現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數字化服務平臺。全省現有各類商品銷售、生活服務、工業互聯網等平臺企業約260家,排全國第10位、中部地區第2位(僅次于湖南)。
當下,中國的平臺經濟已進入轉型升級關鍵期。
截至2021年,我國市場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數字平臺企業約197家,其中前五位的數字平臺市場價值規模已超過20031億美元,總價值規模超過3.5萬億美元。
平臺經濟領域創業活動活躍,獨角獸級數字平臺企業數量不斷增長,且正加速成長為大型數字平臺企業。
技術創新是推動平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和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的應用。這些技術不僅提高了運營效率、優化了用戶體驗,還幫助平臺更好管理跨境支付、稅務、關務等跨境貿易環節。
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成為推動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球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接受度提高、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擴大以及中國制造業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中國跨境電商平臺有望在全球市場擴大影響力。
國家對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平臺經濟發展。這些政策包括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優化跨境電商監管政策、推進“一帶一路”電子商務合作等,為平臺經濟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便捷化、高品質服務的需求升級,平臺經濟將提供更多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平臺經濟行業報告對中國平臺經濟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平臺經濟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平臺經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