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球彩妝市場自2015年以來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截至2020年,全球彩妝市場規模已達到250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全球彩妝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預計達到3000億美元。
長期來看,隨著消費者求美需求的持續增長,彩妝市場有望維持穩健增長。根據預測,2028年中國彩妝市場規模將達到1113億元,2023-2028年年均增長率為7.5%。
彩妝市場主要包括面部彩妝、唇部彩妝、眼部彩妝等細分產品市場。其中,面部彩妝市場規模最大,占據整個彩妝市場的近一半份額。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彩妝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彩妝行業調研
女性消費者購買化妝品的主要動機包括提升自信、滿足審美需求和儀式感。她們希望通過使用化妝品來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展現自信美麗的一面。同時,化妝品也是她們表達審美觀念和個性的一種方式。
女性消費者購買化妝品的渠道主要包括線上商城、百貨商店和專賣店。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線上渠道逐漸成為主流。女性消費者更傾向于便捷、快速的購物體驗,同時也能享受更多的優惠和折扣。
頭部品牌的集中度進一步加強,尤其國產品牌通過抖音定制短劇引流,贏得了擴張機會。數據顯示,2024年Q1美妝護膚行業市場向頭部、腰部品牌集中,TOP10品牌——分別為韓束、珀萊雅、歐萊雅、雅詩蘭黛、蘭蔻、海藍之謎、玉蘭油、圣羅蘭、SK-II、WHOO后——的總體銷售額同比增長23.6%,CR10擴大了3個百分點至16.5%。
TOP10-TOP20品牌包括谷雨、自然堂、嬌韻詩、赫蓮娜、薇諾娜、科顏氏、資生堂、蜜絲婷、毛戈平、卡姿蘭。這些品牌總GMV增速不及頭部品牌但亮點也很明顯,比如新銳國貨谷雨增長達到108%,中國高端彩妝毛戈平同比增長了102%。
近年來,國貨化妝品快速崛起,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成為從“中國制造”躍升到“中國質造”的典型代表。國貨美妝產業將如何高質量發展?記者進行了采訪。
消費升級趨勢下,以化妝品為代表的“美麗經濟”快速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化妝品零售額達4142億元,同比增長5.1%。
依托國內一流的制造能力,新銳國貨品牌爆款迭出,“出海”步伐加速,國貨美妝品牌成為美妝行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相關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國產品牌化妝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1.2%。
廣東廣州白云區,全國化妝品產業主要聚集地之一,全區化妝品生產企業(不含原料、包材)近1300家,約占全國的1/4、廣東省的1/2。化妝品行業正逐漸從“制造”向“智造”轉變,通過數智化尋求轉型升級。對于專做香水香氛品類的廣州雪蕾化妝品有限公司來說,數智化平臺節省了不少溝通成本,也讓生產效率更高。“以備料環節為例,以前靠人工記錄核對,效率低、易出錯。”該公司供應鏈中心總監王永平表示,“現在有數據記錄,責任到人,效率提升。”
數字化和智能化生產提高了制造業生產效率,也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這種發展趨勢也給化妝品行業帶來了一些挑戰。王永平表示:“化妝品產業的特點是產品的品類多、個性化程度高,不同型號之間的原料配比和包裝工序截然不同。”
彩妝市場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變化,彩妝行業將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
彩妝市場競爭激烈,國際品牌和本土品牌并存。按照企業來看,歐萊雅集團占我國彩妝行業的市場份額最大,占比為27.1%,其次為路易威登,占比為11.2%,雅詩蘭黛占比為9.5%,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品牌如完美日記的母公司廣州逸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花西子的母公司浙江宜格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發展時間短但市場占有率提升較快。
技術創新將成為化妝品行業的重要推動力。智能化妝品、定制化護膚等新技術、新產品將不斷涌現,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凸顯,消費者對綠色、有機、無殘留物的產品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化妝品企業需要加強品牌形象的塑造,通過推出環保包裝、采用可持續材料等方式,提高產品的可持續性。
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化妝品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費者需求、優化產品設計、提高生產效率等。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彩妝行業報告對中國彩妝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彩妝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彩妝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