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物制藥發布2023年度可持續發展(ESG)報告。報告指出,中國生物制藥圍繞疾病治療需求、患者用藥需求、伙伴成長需求與環境改善需求,系統推動多項ESG管理實踐專項工作。近年來,公司的重點產品累計治療患者1.5億余人。
報告指出,中國生物制藥不斷擴大創新版圖,圍繞腫瘤、肝病、呼吸、外科/鎮痛四大重點治療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快速布局新靶點、新技術、新平臺,持續為更多患者提供更多經濟有效的用藥選擇。
在全面創新戰略的核心驅動下,中國生物制藥持續推動醫藥可及性的拓展,年度研發投入金額44.03億元。報告期內,共有27款藥品獲批上市或新增適應癥,持續填補臨床空白。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生物制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中國生物制藥始終關注罕見病患者的用藥需求,將提升罕見病藥物治療可及性作為藥物研發的重點考慮方向之一。截至報告期末,中國生物制藥已上市罕見病藥物4個,在審在研罕見病藥物項目6個。2023年,公司針對罕見病血友病的藥物重組人凝血因子Ⅷ獲批上市,此外,成員企業正大豐海自主研發的First-in-Class新藥 FHND1002獲得國家藥品監督批準開展藥物臨床試驗,獲批適應癥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ALS,俗稱漸凍人癥)和缺血性腦卒中,有望在未來改善ALS患者乏藥可用的局面。
比如2022年以來,上市的PD-1單抗產品就有多款。7月,樂普生物宣布抗PD-1抗體普特利單抗注射液在中國獲批上市,適用于不可切除或轉移性的高度微衛星不穩定型(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型(dMMR)的晚期實體瘤患者。兩個月左右,該藥又獲批新適應癥,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統治療失敗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6月份,康方生物宣布卡度尼利單抗注射液在中國獲批,用于既往接受含鉑化療治療失敗的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患者的治療。據悉,卡度尼利單抗是全球頭款獲批的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
據業內統計,目前國內獲批上市的PD-(L)1單抗產品(此統計不含康方生物雙抗產品卡度尼利單抗)約14款,包括10個PD-1單抗和4個PD-L1單抗,且還有超百個產品處于審批、臨床階段。
另有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批準包括生物類似藥和創新型抗體藥物在內的31種國產抗體藥物上市,業內預測,“十四五”期間仍將有眾多抗體藥物獲批上市,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用藥可及性。
隨著國產生物藥陸續上市,藥企在推進商業化生產的過程中對于生物制藥裝備與耗材的需求也將不斷增長。由于傳統的設備存在清洗復雜、效能低等缺陷,在此背景下,歐美的一次性工藝與技術應用逐漸普及,包括一次性生物反應器、一次性配液系統、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等設備已逐漸被應用于藥企生產過程中。
不過,我國一次性生物工藝、技術起步較晚,藥企多數依賴于進口的耗材與設備,面臨昂貴的投入成本,生物制藥裝備與耗材國產化迫在眉睫。
當前,在生物藥產業的迅速發展下,藥企產能加速擴張,已吸引了一些具備實力的國產藥機企業在一次性耗材、系統、設備等細分領域積極布局,將助力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的快速發展。
醫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密切相關。國內的生物制藥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快速。近年來,隨著利好政策的支持、人口老齡化加劇、醫療衛生水平提高,國內生物藥需求增長,陸續有產品上市。同時,一次性工藝等相關技術的市場接受度不斷提高,業內認為,在此背景下的上游制藥裝備行業市場將迎來新的增長點。
生物制藥市場近年來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受益于科研實力的提升、技術創新以及全球范圍內對醫藥健康需求的增加。
生物制藥市場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擴大,根據多個市場調研報告,其市場規模已經達到數千億美元,并且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持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特別是在中國,隨著經濟增長和醫藥需求的提升,生物制藥行業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隨著生物技術進一步取得突破性進展,生物制造還有望向采礦、冶金、電子信息、環保等領域拓展,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想了解關于更多生物制藥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生物制藥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