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有序核準建設一批產能儲備煤礦項目,形成一定規模的可調度產能儲備。
近年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能源消費保持較快增長,疊加極端天氣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局部地區個別時段存在煤炭供應偏緊的情況。建成一定規模的煤炭儲備產能,可在國際能源市場劇烈波動、惡劣天氣多發、供需形勢急劇變化等極端情形下‘向上彈性生產’,快速釋放儲備產能,有效提升煤炭應急保障能力,更好發揮煤炭在能源供應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說。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清潔能源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清潔能源市場深度分析
從發電利用情況看,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去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在全國發電總裝機中的比重已突破50%,歷史性超過火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風電光伏發電量保持兩位數增長。這說明可再生能源在全國電力供應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不過,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具有“看天吃飯”的特性,極熱無風、夜間無光時,還需要其他能源及時“頂上”。尤其在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持續攀升的情況下,如何平衡“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和“確保能源穩定供應”至關重要。過去作為發電主體的煤電,可以在新能源發電不穩時補給兜底,轉向發揮支撐調節作用,為能源供應提供保障。
在我國,規模化應用的清潔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核能等。而且隨著我國清潔低碳化進程不斷加快,水電、風電、光伏、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等多項指標均保持世界第一,我國也已經建成世界最大清潔發電體系。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持續增長。2021年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5.5%,上升1.2個百分點。2022年我國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5.9%。
投融資情況來看,隨著“雙碳”目標提出,以及行業投資環境的持續利好,我國清潔能源行業業投資活躍度明顯回暖,近幾年以來清潔能源領域投資大幅增長,大額投資事件頻發,為我國清潔能源行業發展再次注入活力。從2018年到2021年,我國清潔能源行業投資金額逐年上升,2019年到2021年行業投資事件數量也逐步回升。2021年,受國內風光“搶裝潮”影響,光伏行業投資事件頻發,截止到2021年底,我國清潔能源投資規模達到了825.2億元,投資事件數量達到200起。
清潔能源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清潔能源市場發展主要受到資源稟賦、技術條件以及裝機成本等多重因素影響,如國內風能資源集中分布在被稱為“綠色長城”的東北、華北北部、西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地區,黑龍江、吉林、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甘肅省、新疆等“三北”地區及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風電裝機總量大等。為應對能源緊缺現狀,保障市場能源供應,在國家發展清潔能源系列政策推動下,我國能源消費清潔低碳轉型步伐不斷邁進,不斷吸引新的企業資本進入市場,國內能源企業加速布局清潔能源市場,不斷推動我國清潔能源產業市場發展的同時,行業市場競爭持續加劇。
目前,可再生資源是我國清潔能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再生能源是一種綠色、清潔的能源。隨著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逐步落實,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已然成為我國能源轉型的重點,這一大環境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飛速增長。2022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52億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6.2%,已成為我國電力新增裝機的主體。截至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2.13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的47.3%。
《實施意見》提出,主動適應煤炭供需形勢變化,形成穩定的產能儲備支持政策預期,積極引導具備條件的企業建設煤炭儲備產能。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有序核準建設一批產能儲備煤礦項目,形成一定規模的可調度產能儲備。到2030年,產能儲備制度更加健全,產能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力爭形成3億噸/年左右的可調度產能儲備,全國煤炭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供給彈性和韌性持續提升。
“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的基本國情和煤炭作為主體能源的現實條件,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選擇。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能夠有效發揮煤炭‘壓艙石’的兜底作用,調節能源供需平衡,是促進市場平穩運行的基本保障。”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清潔能源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