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的主要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其中隔膜屬于電池材料中技術壁壘最高的環節,在電池體系中起著分隔正負極、阻隔充放電時電路中電子通過、允許電解液中鋰離子自由通過的作用,可在電池充放電或溫度升高的情況下有選擇地閉合微孔,以限制過大電流、防止短路,其性能的優劣直接決定了電池的整體性能。
電池隔膜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根據制造工藝的不同,電池隔膜可分為干法隔膜和濕法隔膜,它們各有特點和優勢,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例如,干法隔膜一般采用拉伸工藝,適用于對成本有較高要求的場景;而濕法隔膜則采用相分離技術,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和更均勻的孔徑分布,適用于對性能有較高要求的場景。
受惠于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新能源汽車、儲能等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龍頭企業逐步發展中高端產品路線,瞄準海外市場;在全球隔膜市場供給上保持較好競爭力。
從供給側看,電池隔膜企業全球供應能力不斷提高,中國隔膜企業在這方面尤為突出。這不僅體現在出貨量的增長上,也體現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上。例如,涂覆隔膜、新材料隔膜等高端產品的滲透率不斷提高,隔膜輕薄化、高溫耐熱性、高效吸液性等性能指標也在不斷提升,以滿足市場對鋰電池的更高要求。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17-2022年9月中國電池隔膜的進出口數量和進出口金額整體呈上升趨勢。2017-2022年9月中國電池隔膜的出口數量均高于同期的進口數量,但是出口金額整體低于同期的進口金額,原因是隔膜具備較高的技術壁壘,導致國產隔膜與進口隔膜在性能上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高端隔膜基本依靠進口,進口隔膜的產品價值遠高于國產隔膜。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電池隔膜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分析:
從國內隔膜市場來看,國產隔膜廠商在產能建設、成本控制、技術提升等方面陸續取得進步。行業競爭將主要集中在技術工藝、產品品類和品質、設備能力、生產效率以及規模效應帶來的品牌、客戶、海外知名度、成本優勢等方面,具備自主核心技術及成本優勢的優質隔膜生產廠商的市場地位將穩步提升。
隨著我國企業在資金上的投入和制備工藝上的突破,國產隔膜海外市場份額逐步提升,2023年,中國隔膜全球市場占有率已達到 85%。由于國內隔膜生產企業技術日趨成熟,成本更具競爭力,未來,隔膜產業將進一步向中國轉移并輻射全球。
星源材質南通公司于2021年6月18日落戶南通開發區,是上市企業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項目于2021年11月破土動工,2022年9月一期涂覆生產線投產,同年12月,濕法生產線投產,成為鋰離子隔膜制造業史上第一個一年內建設、一年內就投入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的綠色隔膜工廠。
“在南通開發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生產,當前我們的產能完全拉滿,今年電池隔膜年產量預計達到20億平方米。”公司總經理徐李強介紹說,除了南通開發區大力支持,南通星源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發展成績,也離不開星源材質自主研發的第五代超級濕法生產線。
去年8月18日,由南通星源投建的第五代超級濕法線正式發布,它是目前全球最現代化的產品生產線。
據介紹,通過融入數字技術,該生產線具有“三高一低”特征,即高效率、高品質、高智能和超低能耗,單線產能達2.5億平方米,較第四代濕法線的單線產能提升超2倍,未來將持續為國內外頭部企業提供產品服務。同時,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具有高耐熱性、高阻燃性,由此保證電池安全性。
報告對我國電池隔膜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電池隔膜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電池隔膜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電池隔膜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電池隔膜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