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統行業是一個關鍵的技術領域,廣泛應用于電子制造、工業機器人、電池等多個下游市場。近年來,隨著半導體、機床、風力發電等下游市場的快速發展,伺服系統行業規模整體呈現增長趨勢。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汽車、鋼鐵、化工等行業將繼續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這為伺服系統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伺服系統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伺服系統產業現狀分析與發展機遇
從市場結構來看,伺服系統行業呈現出一定的市場集中度。在專用伺服系統市場,以國產品牌為主,如菲仕技術、匯川、北京超同步等廠商占據較大市場份額。而在通用伺服系統市場,則以匯川技術為代表的內資品牌及其他外資品牌為主導。這種市場格局表明,國內品牌在伺服系統領域已經具備一定的競爭力,但與外資品牌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從技術創新來看,伺服系統行業在芯片運算能力、編碼器技術、電機控制算法等方面不斷進步,使得伺服系統的性能得以提升。此外,驅控一體化、網絡化和模塊化等趨勢也在逐步普及,這將有助于提高伺服系統的靈活性、可靠性和性能。
在發展趨勢方面,國產品牌與外資品牌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雙方都在爭奪高端市場自主權。同時,技術創新將繼續推動整個自動化控制系統的集成度提升,控制+驅動、驅動+執行等集成產品將越來越普及。此外,隨著產業升級,高檔型伺服系統在機床領域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工業自動化的不斷深入以及伺服系統下游機器人市場的擴大,也將拉動對上游關鍵系統組件的需求。因此,從客觀需求和巨大作用來看,伺服系統裝置都擁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其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我國伺服系統行業產業鏈上市企業數量較多,其中,稀土磁材上市企業主要有包鋼股份、中鋼天源、金力永磁、銀河磁體、正海磁材、橫店東磁、中科三環、寧波韻升等 ; 伺服系統上市企業主要有匯川技術、禾川科技、雷賽智能、信捷電氣、埃斯頓、偉創電氣、鳴志電器、星辰科技、步科股份、正弦電氣、科力爾、江蘇雷利、昊志機電、微光股份、江特電機、藍海華騰、華中數控、英威騰、新時達、眾辰科技等。
從經營業績來看,依據營業收入,可將伺服系統上市公司劃分為三大梯隊:匯川技術處于第一梯隊,營業收入達百億元,2022 年營業收入近 230.08 億元,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達 201.21 億元 ; 第二梯隊營業收入相對較低,在 20 億元 -100 億元之間,代表企業主要有埃斯頓、江蘇雷利、江特電機、英威騰、新時達等 ; 第三梯隊營業收入在 20 億元以下,如禾川科技、雷賽智能、信捷電氣等。
從伺服系統行業各上市公司相關業務布局來看,上市公司主要產品涵蓋伺服驅動器、伺服電機和編碼器三類。匯川技術伺服系統營收較高,2022 年達 54.39 億元,其次為英威騰、新時達、埃斯頓,相關業務營收達 10 億元以上 ; 伺服系統毛利率水平較高,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普遍在 20% 以上。
伺服系統上游原材料包括稀土磁材、硅鋼金屬等,零部件包括電子元器件、IC 芯片、傳感器、五金件等,其中具體又包括連接器、電容器、晶體管、接口器件、處理器等。伺服系統中游按專用性程度可分為通用伺服系統和專用伺服系統,按系統構成主要可以分為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數控系統 ( 伺服編碼器 ) 等。伺服系統下游應用廣泛,涵蓋紡織、電子、機器人、醫療、光伏、鋰電等多個領域。
伺服系統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商主要有寶鋼股份、金力永磁、中環股份、中芯國際等。伺服系統中游國內供應商主要有匯川技術、禾川科技、雷賽智能等企業,國外供應商主要有西門子、安川電機等。下游應用領域中,機器人、鋰電、光伏為代表的先進制造行業處于高景氣度區間,整體行業規模增速較高,未來有望從需求側帶動伺服系統行業發展。
從代表性企業產業鏈區域分布來看,上海地區產業鏈較為完整,江蘇地區中游代表性企業相對集中。伺服系統中游廠商對上游稀土磁材等原材料資源區域分布的依賴性并不顯著,更多是以關鍵零部件以及中下游產業布局為導向形成集群效應。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伺服系統行業報告對中國伺服系統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伺服系統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伺服系統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