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檢測是按照國家指標來檢測食品中的有害物質,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標的檢測,比如重金屬、黃曲霉毒素等。按照檢測方法,國內食品安全檢測可以分為法定檢測和快速檢測兩大類,法定檢測通常在實驗室進行,其檢測流程更為繁雜,檢測時間長,所用設備體積龐大,但檢測結果更為詳細、精確;而快速檢測具有操作簡便、檢測速度快、檢測時間短、反應靈敏等優勢。
從古代的防腐技術到現代的生物技術,食品檢測技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古時,人們發現了腌制、晾干、熏制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但這些方法只能減緩食品腐敗的速度,無法解決食品污染的問題。在20世紀,食品檢測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隨著化學分析技術和生物技術的發展,食品檢測技術也得到了提高。現代食品檢測技術包括物理/化學檢測、微生物檢測、分子生物學檢測等多種方法,可以快速、準確地檢測食品中的污染物。
為確保食品安全檢測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的發展態勢,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食品安全檢測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食品安全檢測產業鏈上游包括設備和試劑供應行業和下游檢測產品需求市場。食品安全檢測試劑和儀器是食品安全檢測過程中的必備裝備,因此試劑和儀器共同組成食品安全檢測系統。食品安全檢測產品的消費需求主要來自食藥監局等政府監管部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農業種養殖企業,以及商店和超市等零售平臺、網絡消費平臺和個人消費者等新興檢測需求主體。
食品檢驗可分為兩大項,一是檢測產品的品質項目;二是檢測產品的衛生項目,第二類項目的檢測相對難度大、投資高,衛生項目包括:微生物、添加劑、重金屬等有害元素、農藥殘留、獸藥殘留、毒素等。
從食品檢測行業產業鏈來看,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食品檢測儀器行業和食品檢測試劑行業;中游是食品檢測機構;食品檢測的下游行業主要包括食藥系統、農業系統、林業系統、畜牧系統、漁業系統和食品相關企業等。
由于食品安全關乎民生,國家對于食品檢測規范化、標準化的要求不斷提升,食品檢測需求也隨之變多。據衛健委數據,全國設置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數量從2015年的2656個提升至2020年的2954個。
食品安全檢測行業主要通過檢測儀器及配套試劑等食品安全檢測設備提供包括質量認證、食品檢驗檢疫等方面的服務。截至2020年底,全國對28大類10.4萬份樣品中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進行監測。
我國從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機構主要分為三類:隸屬于政府部門的檢驗機構、企業性質的檢測機構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實驗室。其中,隸屬于政府部門的檢驗機構是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領域的主體資源。也就是說,隸屬于農業、質檢、衛生、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各級食品檢驗機構承擔著主要的食品安全檢驗任務。
從國內檢驗檢測市場規模來看,根據認監委數據,2014-2020年我國檢測檢驗行業市場規模從1630.89億元發展至3585.92億元,CAGR達到14.03%。其中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720億元上升至2020年的1391.94億元。
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的發展一直較為穩健。自2018年以來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規模增長率穩定在20%出頭,2021年全國食品安全監測市場規模達到216億元。根據預測,2022年我國食品安全檢測的增速也將保持在20%左右,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62億元。
隨著食品安全檢測各類新興需求的增長,食品快速檢測得到較快發展。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起步晚,產業化發展相對滯后,行業集中度較低、行業廠商規模小。近年來,隨著食品安全法等法規的頒布,行業進入者逐步增多。2021年我國食品快速檢測行業市場規模為73億元,預計2022年達到92億元。
我國檢驗檢測市場下游較為廣泛,主要包含建設工程、環境檢測、建筑材料、機動車檢驗、電子電器、食品等。2020年營收在100億元以上的檢驗檢測領域為:建筑工程(576億元)、環境監測(374億元)、建筑材料(339億元)、其他(315億元)、機動車檢驗(265億元)、電子電器(172億元)、食品及食品接觸材料(169億元)、特種設備(156億元)、機械(包含汽車)(136億元)、衛生疾控(108億元)、計量校準(101億元)。
近幾年,針對食品安全衛生的具體情況,我國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不過,還是無法將食品安全衛生問題全面清除,原因是食品經營者比較多,經營方式、規模等各有不同,各類食品加工廠也在涌現,大大增加了食品檢查工作量。有些商家為了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忽視食品安全衛生問題,出現屢禁不止的現象。而開展有效的食品檢測工作,并對相關偽劣食品企業進行定期檢查,對于食品安全衛生不達標的有關企業,進行嚴厲懲處,有助于提高食品市場的規范性,確保食品的衛生及安全。
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增長1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我國居民人均食品消費支出顯著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食品消費量的提高將推動食品加工工業的蓬勃發展,將增加快檢產品的檢測用量,為我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市場的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
據報道,市場監管總局2022年9月26日發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規定要求:具有一定規模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在配備食品安全員的同時,應當依法配備食品安全總監;要建立企業主要負責人負總責,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分級負責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
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前景
我國食品檢測試劑的生產以常規法檢為主,近年來在政策和市場驅動下快檢滲透率開始提升,相應的快檢試劑盒產量也快速增長,2021年我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試劑盒產量約為1.12億盒。受于下游需求拉動以及上游產業的穩定發展,未來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有關食品安全管理的細化政策,對食品安全檢驗管理體系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食品檢測的需求彈性不斷釋放。
為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及引導食品行業健康發展,國家有關部門陸續頒布了《2021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食品安全標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政策,促進了食品行業健康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統籌謀劃部署。
健康理念的轉變和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帶來了快速發展的契機。一方面,各類食品制造商及經銷商為滿足市場需求,獲取市場競爭優勢,將主動加強自身產品檢測,避免產品質量風險,從而擴大了食品快檢企業的客戶規模。另一方面,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食品快速檢測可以幫助消費者選擇安全放心的食品,提升消費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食品安全檢測行業作為國內蓬勃發展的朝陽行業,市場需求尚未完全開發,近年來市場規模迅速擴張,主要原因在于下游客戶群體的快檢需求持續增長。目前,政府監管部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安全檢測機構是我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市場的主要客戶群體,在國家政策鼓勵引導、民眾食品安全意識強化的背景下,上述三大客戶群體的快檢需求具有極大的擴張空間。同時,隨著個人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產品走進家庭指日可待,消費者市場的擴張將成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的下一個增長爆發點。
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食品安全檢測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預測未來食品安全檢測業務的市場前景,以幫助客戶撥開政策迷霧,尋找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的投資商機。報告在大量的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了食品安全檢測行業今后的發展與投資策略,為食品安全檢測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了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
想要了解更多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2-2027年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