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屬于稻屬,是大米脫粒后獲得的具有不可食用的穎片的谷物。這里所說的大米是指水稻、糙米、大米的統稱。一般100KG大米可加工生產65-70KG大米為主產品,剩余30-35KG稻殼、碎米、米糠等為副產品。
大米深加工是以大米、糙米、碎米、米糠、稻胚、稻殼等為原料,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制成新的產品的過程,特別是生物工程、高壓、微波、低溫、超微粉碎、分子蒸餾、膜技術、超臨界萃取等高新技術的應用,生產出了米制品、食品和深加工制品兩大類。大米深加工產品涉及米粉類、米糕類、粽類、湯團類、酒、醋類、方便米飯、方便粥、嬰兒食品等眾多產品。
農產品加工是農產品由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的一個重要環節,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的支撐力量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對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為大米深加工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為確保大米加工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大米加工行業的發展態勢,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大米加工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從產業鏈來看,我國大米加工行業的上游主要是水稻種植、化肥以及農業機械行業,下游行業則主要是口糧、工業用糧、飼料用糧和米酒等領域,包括餐飲業、零售業、工業等大行業。
大米深加工行業與上游稻谷市場聯系緊密,從產業鏈上游稻谷市場來看,稻谷是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產量僅次于玉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我國稻谷播種面積為29450千公頃,同比下降1.58%,稻谷產量為20849萬噸,同比下降2.04%,主要原因是2022年夏季我國長江流域高溫干旱,東北地區南部農田漬澇災害偏重,對糧食生產造成一定影響,同時糧食結構種植結構調整,對稻谷產量也有影響。自2015年以來我國大米進口量波動增長,最近兩年受價格因素影響,我國進口大米出現較快增長,據統計,2021年我國大米進口496.3萬噸,刷新我國大米進口歷史紀錄,2022年則進一步增至619.4萬噸,再創歷史新高。
從我國大米加工行業現狀來看,近年來我國大米加工市場供需呈現穩步上升態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大米加工產品產量約為1526.3萬噸,需求量約為1493.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47%、4.32%,預計2023年市場仍將保持小幅增長。供需結構方面,我國大米加工行業細分產品產量及需求量結構大致相同,食醋、米線和湯圓在大米加工產品中占比較大,產量占比情況為:食醋28%、米線25%、湯圓16%,需求量占比:食醋29%、米線25%、湯圓17%,其次米糠油和粽子在整體結構占比不小,需求量占比分別為5%、3%。
隨著國家對大米深加工產業重視程度的加強,擴產政策的逐步深入,加工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大米深加工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據統計,2022年中國大米加工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397.0億元,同比增長6.39%。同時,大米加工行業產品市場均價保持持續增長,2022年中國大米加工產品市場銷售均價從2015年的7573.3元/噸提升至9351.4元/噸。
進入6月上旬,東北一季稻移栽工作基本完成,稻谷生產從南到北陸續展開,由于南北方稻谷產區氣溫差異較大,導致稻谷生長進度有所不同。分區域看,本周東北地區西北部和南部有30~60毫米降水,大部農田墑情良好,但部分地區降水偏強,易導致農田積水,影響一季稻苗期生長。江南大部、華南大部降水量有40~70毫米,且華南地區高溫也將緩解,利于水稻作物生長發育。西南地區東部多降雨,其中四川南部、貴州西部、云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區降水量有90~150毫米,利于補充農業生產用水、改善土壤墑情,但局地強降水易造成低洼農田漬澇災害。
根據農業氣象監測,目前華南大部早稻處于拔節、孕穗期,海南大部早稻處于乳熟、成熟期,江南早稻處于分蘗、拔節期;東北地區一季稻處于移栽、返青期,西南地區一季稻處于返青、分蘗期,江浙地區一季稻處于出苗、三葉期。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統計顯示,6月6日共計投放2018年至2020年產最低收購價稻谷90.1萬噸,實際成交12.4萬噸,較上周減少0.8萬噸;成交率13.7%,成交均價2536元/噸,下跌23元/噸。分品種看,早秈稻投放29.9萬噸,實際成交3.1萬噸,成交率10.3%,成交均價2440元/噸;中晚秈稻投放30.1萬噸,實際成交4.4萬噸,成交率14.6%,成交均價2528元/噸;粳稻投放30萬噸,實際成交4.9萬噸,成交率16.4%,成交均價2604元/噸。分省份看,黑龍江省成交3.5萬噸,安徽省成交2.9萬噸,河南省成交1.2萬噸,江西省成交3.4萬噸,吉林省成交1.5萬噸,湖北省均未成交。
綜合來看,陳稻交易成交仍以中晚稻為主,但早稻成交量較上周增加1.6萬噸,中晚秈稻和粳稻周度成交量小幅下滑。截至6月6日,2023年最低收購價稻谷競價交易累計成交103.6萬噸,同比增加67.4萬噸,增幅186%。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4月份我國稻米進口量為35.64萬噸,環比減少9.32%,同比減少40.57%。2023年1-4月我國累計進口稻米136.02萬噸,同比減少39.73%。 進口價格方面,4月份我國稻米進口均價為542.80 美元/噸,環比增加2.09%,同比增加29.37%。
4月份我國稻米出口量為6.51萬噸,環比減少13.92%,同比下降74.05%。2023年1-4月我國累計出口大米29.77 萬噸,同比下降456.20%。出口價格方面,4月份,我國稻米出口均價為682.83美元/噸,環比減少10.23%,同比上漲 71.56%。
……
當前我國大米加工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普遍較差,產能利用率低。并且,這些企業大多存在“小、散、低”的狀況,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有品牌、核心競爭力的大型龍頭企業。規模化、集團化的生產經營不僅是國家政策調控的目標,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要求。
報告還指出,全國統計內的大米加工企業達9000多家,其中大多產品單一、市場競爭力弱、盈利能力低下。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同時要抓住消費者需求特點,創新產品,引導消費。
大米加工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農產品加工是農產品由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的一個重要環節,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的支撐力量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對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為了促進農產品加工行業的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一系列相關政策,大米深加工作為農產品加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大大受益其中。
目前我國已從溫飽階段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進。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升,必然對包括大米在內的食品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大米消費已進入安全放心、營養健康、方便快捷的更高階段,這將為中高端大米的發展帶來巨大機遇,將有利于加快大產業的轉型升級。
國人越來越注重健康,關注大米的營養成分和功能。未來,大米企業迎合市場需求,提升大米的適口性和功能性,從香氣固化和營養強化兩方面努力研發,生產適合國人健康的安全農產品。企業根據不同人群和不同場景,細分大米功能,推出壽司米、低糖米、胚芽米、高鋅米、高鍶米、生態米等功能米。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大米加工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