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是指與地理環境相關的各種物質的數量、質量、性質、分布特征、聯系和規律等的數字化、文字、圖像和圖形等的總稱。它屬于空間信息的一種,其核心特點是位置識別與數據的緊密結合,這是地理信息區別于其他類型信息的一個最顯著的標志。地理信息還具有多維結構的特點,可以表示和分析地理現象的三維空間特征和隨時間變化的特征。
產業鏈方面,上游的主要涉及人造衛星、測繪設備等硬件的供應;中游的參與者為數據及軟件供應商,包括GIS數據、GIS軟件等;下游的應用各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城市規劃、智慧交通、地圖導航。隨著地理信息產業與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和創新,將催生更多的地理信息新應用、新產品和新服務。
智慧交通是在交通領域中充分運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自動控制、移動互聯網等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系統,也是地理信息行業的重要應用領域。2022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為2101.5億元;其中,智能城市交通的市場份額為48.9%,所占比例已接近一半。
截至2022年末,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從業單位數量超過19.3萬家,較上年增長17.9%,市場主體總量穩步壯大。此外,地理信息產業從業人員超過398.1萬人,主營業務包括地理信息及相關業務的上市企業有73家。其中,71家地理信息上市企業(不含港交所上市企業)的2022年末總市值約5730.9億元。
近年來,地理信息產業保持高速增長,根據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統計,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由 2017 年的 5,180 億元增長至2022 年的 7,787 億元,近 5 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 8.49%。
截至 2022 年末,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從業單位數量超過 19.3 萬家,同比增長17.9%。其中,測繪資質單位 1.8 萬余家。地理信息產業市場主體中,企業占 95.1%。2022 年新登記市場主體約 4 萬戶,同比增長 12.6%。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地理信息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近年來,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國家政策規劃,鼓勵構建高精度交通地理信息平臺,重點匯集基礎地理信息、路基路面等靜態數據來促進公路基礎數據庫升級改造,持續推進北斗導航系統等國家重大項目,不斷優化了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環境。
“空天地海”一體化高精度實時地理信息數據采集能力逐步提高,激光點云技術和傾斜攝影測量技術等各種便捷化新型測量技術日趨成熟,高精度、高效率、自動化、海量數據信息的數據采集作業方法廣泛應用。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地理信息智能化處理水平不斷提升,分析處理能力不斷增強,地理信息價值得到更深程度挖掘,地理信息數據處理已由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地理信息技術與大數據、云計算、5G、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物聯網、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深度融合,相互賦能,智能化、泛在化、普適化的特征越來越明顯。
隨著地理信息產業規模不斷發展,標準體系不斷完善。2020 年,自然資源部出臺《自然資源標準化管理辦法》,設立自然資源標準化工作管理委員會,統籌管理自然資源標準化工作。截至 2022 年末,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口的國際標準化組織地理信息技術委員會(ISO/TC211)制定的 96 項國際標準中,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已正式發布 4 項,1 項國際標準提案通過立項。截至 2022 年底,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的國家標準共 211 項。
隨著近些年來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深度學習技術的快速迭代使得遙感大數據的信息挖掘與提取成為現實,遙感數據挖掘主要包括遙感數據的分類提取(地物分割)和遙感變化檢測兩個方面。使用的通用技術主要包括分布式存儲、分布式計算、深度學習等。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地理信息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