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科技金融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出顯著的增長態勢。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科技金融正在重塑傳統金融服務模式,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和普惠性。
科技金融是指通過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導和促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及創業投資等各類資本,創新金融產品,改進服務模式,搭建服務平臺,實現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資本鏈條的有機結合,為初創期到成熟期各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和金融服務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統安排。
金融科技的實質就是金融服務與底層技術的結合,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以及區塊鏈等,打造金融支付、融資、投資、保險以及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新服務模式。其涉及的技術具有更新迭代快、跨界、混業等特點,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等前沿顛覆性科技與傳統金融業務與場景的疊加融合,主要包括大數據金融、人工智能金融、區塊鏈金融和量化金融四個核心部分。科技金融是向科技創新活動提供融資資源的政府、企業、市場和社會中介機構等主體,及其在科技創新融資過程中的行為活動組成的體系,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金融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
圖表:支付機構全場景生態服務模式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科技金融產業鏈主要包括資金供給方、金融服務提供方、科技創新企業以及中介服務機構等各個環節。資金供給方包括政府、銀行、投資機構等,為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持;金融服務提供方則包括各類金融機構,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融資、投資、保險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科技創新企業是產業鏈的核心,通過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方式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中介服務機構則提供評估、擔保、法律等專業服務,降低風險和成本。
2023年,更多科技金融公司將會進入市場,行業多元化將促使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傳統銀行也將大量投資科技金融,加強競爭力,這促使更多有競爭力的、功能領先的產品前來改善行業環境,增加投資者利益最大化,使科技金融更進一步成長和根深蒂固。截至2023年6月末,我國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以及全國“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均保持高速增長,顯示出金融機構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明顯增強。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科技金融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雖然我國移動支付產業起步較晚,但移動支付方式的創新速度及普及程度已經走在世界前列,隨著以微信、支付寶為首的支付系統平臺對移動支付功能的深入探索和大力推廣,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接受和使用移動支付,2021年中國移動支付業務量達1512.28億筆,較2020年增加了280.08億筆,同比增長22.73%。
圖表:2014-2021年中國移動支付業務量統計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科技金融行業的發展得到了政府的積極支持和政策推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了科技金融在促進科技創新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關政策措施。各地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科技金融發展的政策,如設立科技金融專項資金、建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科技金融業務等。
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為科技金融行業提供了有力保障和發展動力。金融科技的發展將推動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不斷創新,為市場提供更廣闊的應用場景。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推進,科技金融行業將進一步拓寬服務范圍,覆蓋更多人群和地區,實現金融服務的普惠化。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科技金融將加速向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金融機構將利用這些技術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并為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便捷的金融服務。例如,智能投顧、智能風控、智能客服等智能化服務將越來越普及。
在未來幾年,科技金融發展重點將以科技為落腳點,以數字化為本質,通過技術手段轉變金融服務方式,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科技金融公司將更突出其科技優勢,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與傳統金融機構深度融合,使其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國家發展。
目標到2025年,較為完善的市場監管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建立,市場監管戰略科技力量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科技創新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科技創新支撐市場監管現代化成效顯著。爭取實現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零的突破”,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達到3-5個。新建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60個以上、技術創新中心20個以上。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科技金融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