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務行業概述
票務行業,也被稱為票務代理或票務服務,是一個涵蓋了各類門票、票據銷售和服務的行業。其業務范圍廣泛,包括但不限于各類演出門票、體育賽事門票、旅游景點門票、電影票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娛樂方式的多樣化,票務行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二、票務市場規模
2022年底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劇院、音樂廳等線下娛樂場所有序恢復,線下文娛消費需求得到集中釋放,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票房收入及觀眾人數較2019年同期均實現顯著增長。但不同演出門類之間及演出門類內部的分化現象表現明顯,大型演唱會/音樂節項目呈現超強吸睛吸金能力,而小型演出或中腰部藝人演出在流量、宣推資源等方面存在劣勢,且運營成本升高,生存壓力加大。于主辦方而言,其承擔著高昂的成本與演出活動舉辦風險,票房收入占比過高導致盈利結構單一,更傾向于與頭部藝人合作,導致演出陣容重復率高,面臨同質化競爭的挑戰。
務一級市場以平臺交易為主,票務二級市場交易模式包括傳統線下交易模式以及平臺交易模式。二級票務平臺的本質是票務二級市場的數字化改造。平臺匯聚了眾多賣家和買家,提高信息透明度,并通過賣家嚴選機制、票品鑒定服務、交易保障體系等降低交易風險,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安心的購票體驗。
票務行業雖然市場前景廣闊,但競爭也異常激烈。各大票務平臺通過價格戰、服務戰等方式爭奪市場份額。
我國演出票務市場可分為票務一級市場和票務二級市場。票務一級市場采取不溢價不打折的單一定價模式,其主要作用是售票、出票和檢票,票源來自主辦方,保證門票真實可靠;在票務二級市場,價格根據市場調節,票源更加復雜,包括個人轉售票等,消費者可在線下直接聯系賣家(轉售個人、票務代理公司、黃牛等),也可通過平臺提供的撮合中介服務達成交易。
2022年底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劇院、音樂廳等線下娛樂場所有序恢復,線下文娛消費需求得到集中釋放。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演出市場延續上行趨勢,供給需求旺盛,市場活躍,演出市場迎來強勁復蘇,實現票房收入315.40億元,相較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幅達84.2%,且已超過2019年全年票房收入200.41億元。
從2023年1-10月份數據來看,上半年高速增長的演唱會進入下半年后,增速回落趨勢明顯,特別是在10月份出現了負增長,上演票房環比下降46%。從長期來看,短期的井噴式現場演出需求必然會有回歸理性的過程。
要促進演出市場繁榮有序發展,一方面需要內容方、主辦方、票務平臺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努力,為觀眾呈現更加優質、豐富的演出內容供給,以及便捷的購票體驗;另一方面,亟需完善退轉機制,比如設定梯次退票收費標準,并在不同的時間節點對退票權利進行限制,更好地保障消費者合理權益。
目前,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人臉識別技術、電子票據等新技術在票務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提高了行業效率和用戶體驗。
消費者對于票務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從價格、時間、服務質量等多個方面對票務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國票務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包括貓眼娛樂、淘票票、微信電影票等。這些平臺通過提供豐富的票務服務,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三、票務未來趨勢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增加,票務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擴大。
技術創新推動行業升級:新技術在票務行業的應用將進一步推動行業的升級和發展。例如,電子票據的普及將簡化購票流程,提高用戶體驗。
競爭格局趨向多元化:未來,隨著市場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票務行業的競爭格局將趨向多元化,各類平臺將通過差異化競爭尋求市場份額。
服務質量成為競爭關鍵: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服務質量將成為票務平臺贏得市場的關鍵因素。平臺需要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跨界合作成為新常態:未來,票務行業將與更多領域進行跨界合作,拓展業務范圍和市場空間。例如,票務平臺可以與旅游景點、電影院等商家合作,共同打造完整的娛樂生態圈。
雖然今年演出市場呈井噴式發展態勢,但市場狹窄、培育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而現場演出盈利結構單一,對于票房收入的依賴度高,這也導致演唱會主辦方更多地拼陣容來帶動票房,而頭部藝人終究是有限的,演出陣容的高重復率不免讓樂迷陷入審美疲勞,體驗受限;頂流藝人演出扎堆、新生代宣推資源優勢不足也讓本就承擔較高的盈利風險和演出舉辦風險的主辦方陷入了高度依賴頂流藝人→演出內容同質化競爭加劇的惡性循環中。
票務行業作為服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未來,隨著市場的變化和技術創新,票務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各大平臺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質量,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跨界合作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常態,推動整個行業的升級和變革。
想要了解更多票務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票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