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中國碳中和產業是一個涉及多個領域的綜合性行業,主要包括能源行業、交通行業、建筑業等。隨著政府部門對碳排放減少的重視,碳中和行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本文旨在對中國碳中和產業進行調研,并對細分產業進行深入分析,以期為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市場規模
據預測,到2050年,碳中和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5萬億元,并為中國實現零碳排放貢獻累計減排量的80%。這一市場規模的擴大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碳市場交易情況
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交易呈現持續活躍的態勢。2023年CEA年度成交量2.12億噸,年度成交額144.44億元,日均成交量87.58萬噸。其中,掛牌協議交易成交量3499.66萬噸,成交額25.69億元;大宗協議交易成交量1.77億噸,成交額118.75億元。碳市場的活躍交易為企業提供了減排動力和經濟激勵。
政策支持
政策層面,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碳中和產業的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7年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的目標;《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則加強相關標準化技術組織建設并引導行業內的龍頭企業等積極參與標準化工作。這些政策為碳中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交通行業
交通行業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在交通領域,電動汽車、氫能源汽車等低碳交通方式正在逐步推廣。政府通過提供購車補貼、建設充電設施等措施,鼓勵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此外,公共交通系統的優化和智能化也是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例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公交線路、提高公共交通的覆蓋率和便捷性,可以降低私家車的使用率,從而減少碳排放。
能源行業
能源行業是碳中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能源領域,新能源開發是一個重要的方向。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的發展,通過資金和投入鼓勵企業采用新能源。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等新能源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碳中和產業調研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截至2023年底,中國光伏發電運營規模第一的是國家電投,運營規模達到32632.7MW;風力發電裝機容量排名首位的是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裝機容量達3868.02萬千瓦,占全國統計裝機容量的22.72%。此外,海洋石化開采產業也有望得到快速發展,為我國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建筑業
建筑行業是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在建筑行業,建筑節能率要求更加嚴格。政府發布了國家標準《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提出首個建筑行業碳排放強制性指標——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碳排放強度分別在2016年執行的節能設計標準的基礎上平均降低40%,碳排放強度平均降低7kg/CO2(m2·a)以上。此外,綠色建筑、低碳建筑等新型建筑方式也在逐步推廣。這些建筑方式通過采用高效節能材料、優化建筑設計等手段,降低建筑過程中的碳排放。
中國碳中和產業作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正在快速發展。能源行業、交通行業和建筑業等細分產業在碳中和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市場規模的擴大、碳市場的活躍交易以及政策的支持將為碳中和產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和強大動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不斷完善中國碳中和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欲知更多有關中國碳中和行業的相關信息,請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碳中和產業調研與投資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