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乘用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乘用車。這些車輛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以及氫發動機汽車等。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度不斷提高,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也日益受到關注。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不僅有助于減少尾氣排放,改善空氣質量,還能降低對石油資源的依賴,推動能源結構的轉型。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3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788萬輛,同比亦增加兩成。
新能源乘用車行業發展現狀
今年 2 月,乘用車市場零售 109.5 萬輛,同比下降 21%,環比下降 46.2%,1-2 月累計零售 313.3 萬輛,同比增長 17%。其中,2 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38.8 萬輛,同比下降 11.6%,環比下降 42.1%。雖然數量不及去年同期,但從滲透率來看,仍然優秀。2 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到 35.8%,較去年同期 32% 的滲透率提升了 3.8 個百分點,對比 1 月滲透率也增長了 2.9 個百分點。
2 月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總體走勢較強,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以賽力斯、理想、長安、零跑等為代表的增程式電動車表現較強。在產品投放方面,隨著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的多線并舉,市場基盤持續擴大。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顯示:
該月,廠商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達到 9 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 76.5%。其中比亞迪 121,748 輛、特斯拉中國 60,365 輛、吉利汽車 33,508 輛、上汽通用五菱 32,777 輛、賽力斯 30,049 輛、長安汽車 21,176 輛、理想汽車 20,251 輛、長城汽車 12,253 輛、廣汽埃安 10,006 輛。
目前,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以往的兩端高企、中間低洼的形態,逐步向更為均衡的正態分布演進。具體來看,微型車和小型車領域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已相對較高,市場逐漸趨于飽和狀態。而在高端車型市場,盡管價格昂貴,但消費者仍對續航里程等關鍵性能存有一定顧慮,導致市場增長相對緩慢。在這一背景下,企業若想提升銷量、擴大市場份額,就必須牢牢抓住中間區間的主流市場,特別是那些價格在10-20萬元之間的緊湊型乘用車。這一市場區間不僅具有龐大的潛在消費者群體,而且也是車企實現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的關鍵所在。
2024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有望同比增兩成達到近1000萬輛,當前市場陷入通過降價拉銷量的策略,企業在加強成本管理還需對外繼續尋找新的銷售市場。
近年來,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扶持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包括提供購車補貼、減免購置稅、建設充電設施等。同時,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充電設施的日益完善,新能源乘用車的續航里程不斷提高,充電時間不斷縮短,使得其使用便利性得到了顯著提升。
從市場規模來看,2030年全球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將達50%。全球新能源汽車正值高速增長階段,到2030年,全球乘用車市場規模預計超過80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將滲透率將達50%左右。
從消費層面來看,全球市場與中國市場發展趨勢比較一致,但也存在著臺階式的變化。中國消費者對全球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一方面,歐美消費趨勢會追隨中國的消費趨勢,目前中國的消費者比較關心繼電動化之后的智能化功能,比如基于智能化的個性化場景。
在電動化方面,到2030年,低成本和下一代電池技術創新,將推動油電同價和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在智能化技術方面,智能駕駛和生成式AI等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與技術迭代。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