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作為中國外貿“新三樣”之一,新能源汽車正引領中國汽車出口呈現跨越式增長,成為出口增長新動能。
近期,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等9部門于近期聯合印發《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導推進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
《意見》從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等六個方面提出18項政策措施,同時明確了相關單位的具體分工,積極構建公平、穩定、包容、便利的貿易環境。
在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方面,提出鼓勵海外研發合作、提高海外合規經營能力、因地制宜加強與海外相關企業合作、加強海外維修等售后能力建設、積極培養國際化人才等5條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意見》鼓勵行業組織加強對海外市場研究,根據市場規模、貿易潛力、消費結構、產業互補、國別風險等因素,指導新能源汽車及其供應鏈企業優化國際合作。
在營造良好貿易環境方面,提出推動標準國際化和合格評定互認、充分發揮自由貿易協定效能、完善進出口管理政策等3條措施。《意見》提出,要高質量實施已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支持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企業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協定的優惠安排。
業內專家表示,新政策不僅有助于推動我國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增長,也有利于推動汽車產業的升級和發展,助力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據中汽協統計,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占有率達31.6%。
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824.1萬輛,同比增長47.7%,占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的86.8%,市占率高于上年同期5.8個百分點。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和產業配套的進一步優化,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邁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目前,我國已在多個地區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以及東北地區等。以長江經濟帶沿線為例,這一中國重要的產業走廊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熱土。從重慶的長安汽車和賽力斯汽車,到湖北的東風汽車,再到安徽的奇瑞、江淮、蔚來,以及上海的上汽和特斯拉等,這些汽車企業不僅自身實力強大,還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集聚,形成了新能源汽車驅動發展的產業集合帶。
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產品性能和質量不斷提升,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不僅贏得國內消費者青睞,也逐步為全球消費者所認可和接受,出口規模逐年提升。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創下歷史新高。我國汽車出口激增的背后,新能源汽車成為重要力量,特別是以比亞迪、吉利、長安汽車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強勢崛起,通過混動與純電路線并行,銷量領先全球新能源車。
從整車出口向海外投資建廠發展,從“市場換技術”向“技術輸出”轉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憑借先發優勢和智能化應用,逐漸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全球風向標。2023年,出海之路越走越寬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加速布局海外建廠。廣汽、長安、哪吒等車企紛紛在東南亞地區開工建設海外乘用車生產基地、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2023年12月,比亞迪宣布將在匈牙利塞格德市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基地。
隨著我國持續大力推動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中國汽車工業重要的增長點。今年以來,我國汽車出口延續快速增長態勢,實現“開門紅”,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廣受歡迎,為中國制造再添新亮色。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0.1萬輛,同比增長21.7%。多家車企近期披露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汽車出口延續快速增長態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4年我國汽車出口銷量將達到550萬輛,同比增長12%。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2024年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依然是中國汽車產業的主要驅動力。”張永偉預測,“2024年我國汽車增長勢頭延續,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有望達到1300萬輛,整體滲透率或超40%。”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市場活力和消費潛能將被進一步激發。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