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景演出是以真山真水為演出舞臺、以當地文化、民俗為主要內容、融合演藝界、商業界大師為創作團隊的獨特的文化模式,是中國人的獨創,是中國旅游業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轉型下的特殊產物。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4.74億人次,同比增長34.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9%;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6326.87億元,同比增長47.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7.7%;入出境旅游約683萬人次,其中出境游約360萬人次,入境游約323萬人次。城鄉居民出游意愿高漲,出游人次和出游總花費等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
新春燈會、舞龍表演、廟會市集、非遺秀場等活動成為游客新春出游重要選擇。熱門博物館火爆,多地文博場館圍繞龍年主題開展特色活動。
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文化旅游需求的增加,實景演出行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目前,實景演出已經成為許多旅游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了當地文化產業的一張重要名片。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實景演出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持續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助推文旅產業長期向好發展我國建成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形成了全國統一的自由流通市場,構建了全球領先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規模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不斷提高。
在過去三年里,無論是國家、各級地方政府層面還是文旅行業經營主體都著力在創新中求突破,在融合中求升級,新政策、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將給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希望。
參照國際經驗,人均GDP 在1萬-3萬美元期間是旅游休閑和文化娛樂等精神消費增長最快的階段。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1.26萬美元,接近世界銀行的高收入國家門檻,居民消費日益從物質消費向精神消費轉變,文旅行業發展空間非常廣闊。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和文化消費的升級,實景演出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景演出將自然景觀和人文元素有機結合,通過演藝手段展現當地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給游客帶來全新的文化體驗。這種獨特的文化魅力使得實景演出成為旅游業中備受青睞的產品之一。
很多游客愿意在旅游時欣賞演出,因為旅游演藝項目能夠為人們帶來別樣的體驗與回味。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23上半年全國演出市場簡報》顯示,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19.33萬場,演出票房收入167.93億元,同比增長673.49%;觀眾人數6223.66萬人次,同比增長超10倍。其中,實景演出頗受青睞,一場場高品質的沉浸式文旅實景劇成為景區的爆款IP。
進入演出季以來,每當夜幕降臨,承德市雙灤區元寶山下燈光璀璨,大型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在這里上演。演出依托獨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觀和周圍山脈的走勢,由500多名演藝人員借助高科技燈光特效,真山真水、真人真馬再現歷史場景。宜人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的故事演繹,自2011年6月公演以來,累計演出1838場,接待游客255.5萬余人次。
依托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承德鼎盛文化產業園從單一實景演出發展成集文化旅游、特色餐飲、演藝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景區,鼎盛梅園、書畫院、元寶街、冬季皇家燈會。十幾年來,老景區不斷煥發新活力,每年都有新變化。
在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當下,旅游景區的大型實景演出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主題式的實景演出將靜態的旅游資源與動態的文藝演出相結合,在深入挖掘景區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的基礎上,以技術助推創新發展,不僅帶給游客更多新鮮感、體驗感與沉浸感,更彰顯出一座城、一處景的底蘊與特色。
如今,隨著文化消費需求轉型升級,公眾對文化旅游消費不再滿足于獲得感官層面游山玩水的享受,“體驗式、參與式、社群式”的文化體驗和“個性化、儀式感、品質型”的深層需要,正逐步成為新一代消費者的消費取向和典型特征。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將不斷催生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為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勁動力。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及5G、北斗系統、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的應用普及,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方興未艾,“互聯網+”景區、數字化體驗產品、沉浸式互動體驗紛紛涌現,給人們帶來日益極致的文旅消費體驗。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實景演出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