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即對外貿易,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另一個國家(或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這種貿易活動通常包括進口和出口兩個方面,即一個國家(或地區)從另一個國家(或地區)購買商品或勞務,同時向另一個國家(或地區)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外貿活動不僅涉及商品和勞務的交換,還包括技術、資金、信息等方面的交流。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對新造集裝箱的需求旺盛,太倉中集集裝箱制造有限公司瞄準機遇,趕工搶產,前5個月完成新造集裝箱出口約7萬標箱,增長96.2%。企業關務經理曹寅說:“從4月開始,我們就明顯感受到出口訂單的大幅增長,目前在手訂單已排到10月,生產車間的3條產線都是滿負荷運轉。”
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劉志彪認為,隨著全球價值鏈供應鏈重構,江蘇外貿轉型升級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更多產品有望在滿足差異化國際需求中打開更廣泛的市場。
1.成套設備出口基礎雄厚
中國的汽車、裝備制造這些行業凝聚了長產業鏈、全產業鏈的創新成果,如果把其中一些零部件、功能系統單獨拿出來,都是創意十足、科技感十足。例如,汽車中的車載語音系統,現在正向AI領域高速邁進;工廠、倉儲物流中常用的叉車,現在也逐步電動化、無人化,都在迭代升級當中。
2.智能產品出口需求增加
中國出口產品正在向“專精特新”發展,深耕細分領域。像機器人這些智能化產品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在家居領域就有掃地機器人、泳池清潔機器人、自動割草機器人、高層建筑的高空幕墻清潔機器人都在應運而生,都有自身的“黑科技”。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中國也是重要的出口國和應用市場。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中國2017年至2022年機器人安裝量年均增速達到13%。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增速達到86.4%。
3.低碳節能環保產品深受歡迎
現在可降解材料制作的環保餐盤、環保吸管替代了一次性塑料制品,成為市場主流選擇。用甘蔗渣制造的可降解餐具出口熱銷,導致了甘蔗渣比甘蔗賣的還貴。還有一些領域,像更加節能的空氣源熱泵設備,相比傳統的電加熱或者燃煤鍋爐節省能量達到75%,這些產品在歐洲市場熱銷。像可以無水印染的紡織新面料,能使印染環節更節水節能,而且沒有污水排放,都深受客戶認可。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版外貿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首先,看引資規模的變化。今年一季度,我國吸引外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我國引資規模達到季度引資歷史最高水平,今年一季度同比有所下降,確實有受高基數影響因素。”吉小楓解釋。
她還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國新設外資企業達到1.2萬家,同比增長20.7%,延續了去年以來新設企業增長較快的態勢。“外商投資從項目簽約、注冊公司到建成投產通常會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外資會隨著項目建設的進度持續到資,因此數據出現波動也是比較常見的。新設企業數量增長有一定風向標作用,將對未來到資形成一定支撐。”
從貿易方式看,我國一般貿易出口占比持續提升,2023年達到64.6%,這反映出我國外貿自主發展能力在不斷增強。加工貿易從傳統的加工制造環節正在向設計、維修等高附加值環節延伸,2023年高新技術產品占我國加工貿易總出口的比重提升到53%。從市場分布看,貿易伙伴更加多元。2023年,新興市場占我國出口比重提升至55.3%。我們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往來更密切,今年一季度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占比進一步提高到46.7%。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表示,一季度消費市場呈現三方面特點:一是增長穩。主要體現在大宗消費,汽車、家電、家居等商品品類。一季度,新車銷量672萬輛,同比增長10.6%,其中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31.8%。限額以上單位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5.8%,增速比社零總額高1.1個百分點。建材表現更為亮眼,零售額增速由負轉正,去年年底是-7.8%,一季度增速轉正為2.4%。
今年一季度,中國與共建國家在深化經貿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和新的成效,與共建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超過4.8萬億元,增長5.5%,比外貿整體增速高0.5個百分點,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47.4%;對共建國家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543.2億元,增長12%,占同期對外投資總額的22.4%。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版外貿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