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行業作為我國的傳統行業,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并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該行業涵蓋了紡織原料生產(包括天然和化學纖維)、紡紗、織布、染整到服裝及其他紡織品加工等各個環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紡織服裝是指經過紡織和制作工藝加工而成的各類服裝,包括但不限于衣服、褲子、裙子、外套、帽子、圍巾等。它們通常由各種纖維材料制成,如棉、麻、絲、毛、化纖等,經過染色、印花、繡花、刺繡等工藝裝飾,以滿足人們的日常穿著和美化需求。
近年來,我國紡織服裝行業持續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主要產品產量增速有所放緩。例如,2021年我國布、紗產量分別為396.10億米和2,873.70萬噸,分別同比增長6.71%和7.96%。然而,在部分年份如2020年,受宏觀經濟影響,產量有所下降。紡織服裝行業的銷售收入增速與工業總產值的增速變化一致,近年來呈現波動趨勢。
當前,紡織服裝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新增織機產能過多,市場供過于求,導致部分常規品種價格競爭激烈,利潤空間被壓縮。我國內需市場基本面依然良好,城鎮化有序推進、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等因素支撐紡織品服裝內需保持平穩。然而,由于宏觀經濟運行壓力較大,內需消費總體缺乏強支撐力,紡織服裝業銷售增速逐漸放緩。內需市場的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消費者對品質、品牌和設計的要求不斷提高。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紡織服裝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出口方面,紡織服裝行業仍面臨一定壓力。近年來,受勞動力成本上升、國際貿易形勢變化等因素影響,部分訂單流向東南亞等成本更低的國家。盡管如此,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在高端市場和品牌建設方面仍具有競爭力。2024年1-4月,我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898.44億美元,同比增長0.3%。其中,紡織品出口額442.8億美元,同比增長1.1%;服裝出口額455.6億美元,同比微降0.4%。
紡織服裝行業企業數量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行業內尚未出現絕對的龍頭企業,但部分企業在細分領域內具有較強競爭力。企業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產品質量、品牌影響力、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福建等省份,這些地區在對外貿易、產業配套基礎和人才吸引等方面具有明顯競爭優勢。中西部地區在紡織服裝產業政策上持續發力,成效顯著,部分省份的紡織服裝出口額保持快速增長。
政府對紡織服裝行業給予了較多關注和支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例如,《紡織工業提質升級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了發展目標,從創新驅動、產品升級、智能轉型、綠色低碳、品牌培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點任務。
隨著國家擴內需政策的持續發力,以及消費者對國潮品牌的認可度提升,國內紡織服裝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同時,國際市場對紡織服裝產品的需求也在逐步恢復,為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紡織服裝行業將加快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的步伐。通過智能工廠的建設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人工成本,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新材料和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將推動紡織服裝產業的升級和轉型。例如,環保材料、功能性材料以及智能化紡織品等新型產品的開發和應用,將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推動行業向高端化、差異化方向發展。
隨著消費者民族自信的增強和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崛起,國潮品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喜愛。國潮品牌以中國文化為底蘊,結合時尚元素,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的服裝品牌,將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紡織服裝行業將加強與時尚產業的融合,通過跨界合作、品牌聯名等方式,提升產品的時尚度和附加值。同時,時尚產業的發展也將為紡織服裝行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遇和增長點。
綜上所述,紡織服裝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及前景廣闊。隨著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技術進步與創新的推動、品牌與時尚產業的發展、可持續發展與環保的推動以及區域發展與產業布局的優化,紡織服裝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企業需要緊跟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加強技術創新和質量管控,提高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紡織服裝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