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培育生態旅游、森林康養、休閑露營等新業態,推進鄉村民宿規范發展、提升品質。
生態旅游是一種旅游形式,它強調在保護自然環境、促進生物多樣性以及尊重當地文化和社區的前提下,進行的負責任的旅游活動。這種旅游方式不僅讓游客能夠體驗自然之美、了解當地文化,還通過旅游活動促進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生態旅游鼓勵游客以低影響的方式參與旅游活動,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同時支持當地經濟,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實現旅游與自然、文化、社區之間的和諧共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旅游作為新興產業不斷釋放經濟活力,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步進入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相關文件和規劃之中。
202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發展生態旅游產品,加大優質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
2024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森林康養、自然教育和生態旅游被列入鼓勵類。
中國生態旅游行業發市場現狀及未來前景趨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科技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理念、審美理念、消費理念和方式快速變化,旅游需求更加多元,旅游吸引物的范圍不斷擴大,突破了自然資源、文化歷史資源等主要領域,向更加廣泛的場景拓展。
生態旅游產品類型多樣,包括觀光旅游、冰雪旅游、休閑度假、生態露營、山地運動、生態文化和自然教育等特色項目。這些產品滿足了游客多樣化的需求,提升了旅游體驗。目前,我國已建立森林公園3040處、國家濕地公園903處、國家沙漠公園99處、國家石漠公園29處、國家地質公園281處。2023年1月至“十一”黃金周,全國林草生態旅游游客量突破21億人次,同比增長84%,接近新冠疫情前的最高水平。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生態旅游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隨著人們對生態旅游需求的不斷增加,生態旅游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生態旅游已成為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消費的新引擎。通過發展生態旅游,不僅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還促進了就業增收,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重慶市因勢利導、多措并舉,建成一批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形象突出、產品多元、服務一流和資源保存完整的自然公園,以此為基礎,創新推動全市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市有自然保護區58個,有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等自然公園157個,還有世界自然遺產地3個。2023年,全市旅游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1206.82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生態旅游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更好地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經濟優勢,重慶還專門出臺了自然公園保護與利用相關政策,積極發揮自然公園生態旅游、自然教育和森林康養等功能和作用。目前,一條涉及北碚區、合川區、南川區、江津區、涪陵區、武隆區、萬盛經開區以及三峽庫區的豐都縣、忠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和城口縣等14個區縣,串聯起20余個自然保護地的重慶特色生態旅游線路正在籌劃中。
科技的進步將推動生態旅游行業的智能化發展,如智能導覽系統、虛擬現實技術等的應用將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生態旅游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