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裝配行業,特別是裝配式建筑,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裝配式建筑是指通過工廠預制構件和配件,再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裝配安裝的建筑方式。它大大減少了人力操作和現場濕法施工,并融入了大規模數字化工藝,適應建筑業生產現代化、智能化、環保化的建設要求。按照主體構造的不同,裝配式建筑物主要包括鋼結構、混凝土結構、木結構三種建造類型。
裝配式建筑通過工廠預制和現場裝配的方式,減少了現場濕作業和建筑材料浪費,降低了建筑施工對環境的影響。這符合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是未來建筑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受疫情、國際政治動蕩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建筑施工與行業經濟規模出現一定程度的背離,全國建筑施工面積出現較大幅度縮減,整體建筑建造行業陷入低迷。在此背景下,“工廠制造+現場組裝”的新型裝配式建造方式開始蓬勃發展,迅速成為建筑業發展亮點。
政府對綠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裝配式建筑作為綠色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政策的積極推動。例如,國務院發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完善鋼結構建筑標準體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更是提出,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達到30%以上。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建筑裝配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裝配式新開工面積達10.16億平方米,占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比例超過25%。
關于市場規模,存在不同的數據來源和預測。有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已達到約17381億元,其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市場規模約為11135億元,裝配式鋼結構市場規模約為6246億元。
預計未來幾年,中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將保持約5%左右的增長率,到2024年有望進一步擴大,并在2029年有望達到23292億元。也有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963.4億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6500億元(該數據可能存在誤差,因為通常市場規模預測會呈現增長趨勢而非下降,此處僅供參考),同比增長20%。
總體來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且增長趨勢明顯。
建筑裝配行業產業鏈結構復雜且龐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和預制構件產品研發公司。原材料包括水泥、鋼材、木材、玻璃等,這些原材料的質量和價格直接影響到建筑裝配行業的生產成本和產品質量。預制構件產品研發公司則負責研發和生產各種預制構件,如樓板、墻板、樓梯、陽臺等。
中游:預制構件生產廠家和建筑施工公司。預制構件生產廠家負責將原材料加工成各種預制構件,并運輸到施工現場。建筑施工公司則負責將預制構件進行裝配安裝,完成建筑施工任務。
下游:房地產開發商和公用事業建筑單位。這些業主方和開發商是建筑裝配行業的主要客戶,他們負責將建筑物投入使用或進行銷售。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隨著裝配式建筑在新農村建設、商業地產等領域的需求不斷增加,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技術不斷創新:裝配式建筑4.0技術的出現,進一步提升了施工速度、質量控制和環保性能。同時,數字化技術如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等將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推動行業向精細化、智能化方向轉型。
市場需求多樣化:裝配式建筑在住宅、商業地產、公用事業建筑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綠色建筑理念的普及,裝配式建筑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環保和節能優勢明顯:裝配式建筑在節能環保方面表現出色,采用環保材料和先進的生產方式,減少了建筑材料浪費和環境污染。未來,隨著環保政策的加強,裝配式建筑在綠色建筑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
產業鏈不斷完善:隨著行業的發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布局更加完善,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生態。
目前國內裝配式建筑市場競爭激烈,主要參與者包括中建集團、中國中鐵、上海建工等大型企業,以及亞廈股份、遠大住工、東易日盛等民營企業。這些企業在技術、成本、市場開拓等方面展開激烈角逐。
挑戰:市場競爭加劇、技術迭代速度快等將是潛在的挑戰。同時,施工成本上升也是目前推廣上的難題之一,但隨著行業形成系列化、大規模產品后,這一難題有望得到化解。
機遇:政府對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和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為行業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強大動力。同時,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裝配式建筑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機遇。
建筑裝配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然而,企業也需要注意到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技術創新的需求,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提升,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挑戰。
想要了解更多建筑裝配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建筑裝配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