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近年來,我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水電路網加快建設,全國范圍內所有行政村已基本實現通電、通電話、通有線電視信號和通公路全覆蓋。各地加快完善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使得農村物流體系“微循環”更加暢通。
主要快遞企業通過延伸服務網絡、加大設備投入、優化服務管理等,不斷提升農村地區服務質效,最大限度實現收投在村、便民惠民。例如,韻達快遞在縣級累計投入近千套智能分揀系統,京東物流在西藏投用上百臺智能搬運機器人。
服務網絡逐步健全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到“十三五”末,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全國范圍內基本實現了“縣縣有分撥、鄉鄉有網點”。
截至目前,全國累計建設33.78萬個“一點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農村寄遞“最后一公里”服務實現有效拓展。例如,中國郵政累計建設46萬個村級站點,縣鄉村三級復用站點超3.3萬個;聯動商鋪超市,順豐建成超10萬個村級驛站合作點;協同快遞企業,菜鳥速遞在全國建設超1600個縣級共同配送中心;牽手交通運輸企業,中國郵政開展交郵聯運郵路超5000條。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農村物流行業市場運行形勢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2年,農村網絡零售額從1800億增長到2.17萬億。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7萬億元,增長12.2%。
農產品物流市場規模也在持續擴大。2023年中國農產品物流總額預計達到了4.53萬億元左右。農產品物流模式逐漸多樣化,包括批發市場模式、連鎖超市模式以及物流中心模式等。
政策環境不斷優化
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農村物流的發展。例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優化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加快建設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縣域產地公共冷鏈物流設施。
國家發改委等政府部門還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政策,如《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等,旨在推動農產品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
冷鏈物流將繼續增長
隨著消費者對農產品新鮮度和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冷鏈物流在農產品物流中的地位將日益凸顯。
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范圍內確定了多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整縣推進試點,并給予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以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的建設。
服務綜合化與個性化
農產品物流企業需要為客戶提供更全面、多樣化的物流服務,并根據客戶的特殊需求和農產品的品類屬性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服務方案。
信息化與智能化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推動農產品物流行業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轉型升級。
現代信息技術在農產品物流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包括損耗控制技術、品質控制技術、糧情監測技術、在途跟蹤技術等,有效提高了農產品物流的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
基礎設施相對落后
盡管近年來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存在部分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的問題,影響了物流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物流成本較高
由于農村地區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等因素,導致物流成本相對較高,影響了農村物流的發展。
人才短缺
農村物流行業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制約了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政府應繼續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高農村地區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水平,為農村物流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優化物流網絡布局
物流企業應優化物流網絡布局,提高物流服務的覆蓋面和效率。通過建設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推動鄉鎮服務網點標準化等措施,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體系。
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
政府和企業應加強對農村物流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工作,提高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水平。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職業技能鑒定等方式,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
政府和企業應積極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提高農村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通過引入先進的物流管理系統、優化物流流程等措施,提高物流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一、發展潛力
政策支持: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農村物流的發展,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快完善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縣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共同配送、即時零售等新模式,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鄉村下沉。
商務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9部門印發的《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也對“發展農村物流共同配送”提出相關要求。
各級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的農村物流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為農村物流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市場需求:
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農村市場對高質量、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需求日益增長。
電商平臺尤其是生鮮電商的興起,進一步推動了農村物流需求的增長,使得農產品銷售渠道得以拓寬,農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農村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全力打通農產品出村與消費品下鄉的末梢循環。
截至2024年11月,全國已累計建設33.78萬個“一點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農村寄遞“最后一公里”服務實現有效拓展。
各級地方政府也在加強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如建設改造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和鄉鎮快遞物流站點,配備自動分揀線、立體貨架、新能源配送車、智能取件終端等設施設備,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服務能力。
技術創新: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農村物流的智能化、自動化提供了可能。
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農村物流的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近年來農產品物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3年中國農產品物流總額預計達到了4.53萬億元左右,顯示出農產品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隨著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農村物流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冷鏈物流快速發展:
隨著消費者對農產品新鮮度和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冷鏈物流在農產品物流中的地位將日益凸顯。
冷鏈物流通過采用先進的制冷技術和設備,確保農產品在采摘、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等環節中始終保持適宜的溫度,從而保持農產品的品質和營養價值。
預計未來幾年,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增長率也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服務綜合化與個性化:
現代農村物流區別于傳統物流的顯著特征在于服務的綜合化和個性化。
農村物流企業需要為客戶提供更全面、多樣化的物流服務,包括倉儲、運輸、配送、信息處理等。
同時,根據客戶的特殊需求和農產品的品類屬性,農村物流企業還需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服務方案。
信息化與智能化水平提升: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將推動農村物流行業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轉型升級。
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農村物流企業可以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優化服務質量,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和提升競爭力。
農村物流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在政策的持續扶持、市場的不斷擴大以及技術的不斷創新下,農村物流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想要了解更多農村物流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農村物流行業市場運行形勢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