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和飲食消費不斷增長,我國發酵食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發酵制品是指經過發酵加工的制品。具體來說,發酵制品是通過受控微生物生長以及通過酶作用轉化食品成分而生產的食品或飲料。發酵過程中,微生物(如細菌、酵母和霉菌等)的酶會作用于加工原料,使其發生許多重要的生物化學變化及物理變化,從而制成具有獨特風味的食品。
發酵制品是一類具有獨特風味和營養價值的食品,其制作過程涉及微生物的發酵作用,是食品工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發酵制品的市場前景也越來越廣闊。
乳制品作為發酵食品的重要細分品類之一,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22年我國乳制品市場規模超過6500億元,發酵乳制品市場規模也呈現穩步增長態勢。2023年中國生物發酵行業市場規模約2146億元。結合2016~2023年生物發酵產業主要產品產量增速,預計未來我國生物發酵產業主要產品消費量將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增長,生物發酵產品價格以年均2%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9年我國生物發酵行業市場規模將達3147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發酵制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目前,中國發酵制品行業競爭格局呈現出明顯的梯隊特征。以梅花生物、安琪酵母、新和成等為代表的第一梯隊企業,發展較為成熟,業務收入規模較大;以華恒生物、華熙生物、凱賽生物等為代表的第二梯隊企業,業務收入規模普遍集中在10~100億元;以金達威、博瑞生物、溢多利等為代表的第三梯隊企業,業務收入規模相對較小。
在生物發酵市場中,梅花生物憑借10%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安琪酵母和新和成市場份額分別為6%和5%,位列第二、第三。這三家企業的市場份額遠高于其他公司,但整體市場集中度一般,2023年這三家生物發酵行業上市公司合計市占率約21%。
隨著現代生物技術以及食品工業化不斷發展,未來將會有更多新技術應用到發酵制品的生產制作過程中,提高產品品質、口感及安全性,豐富產品種類。國家出臺多項政策對發酵制品的生產制作進行規范,推動行業向規范化方向發展。同時,政策支持也將促進發酵制品行業的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
隨著消費升級和消費者對健康、營養、口感等方面的需求不斷提高,發酵制品行業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企業需不斷創新產品、提升品質,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隨著全球化的加速推進,發酵制品行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企業需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提高國際競爭力,拓展國際市場。
品牌化和規模化發展將成為發酵制品行業的重要趨勢。企業將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品牌形象和市場推廣,力求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優化生產流程等方式,實現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單一化口味的發酵制品將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企業將更加注重產品創新,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發酵制品。
綜上所述,發酵制品行業市場前景廣闊,但同時也面臨著技術創新、政策支持、消費升級和國際化發展等挑戰。企業需要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發酵制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