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行業作為一種新興的健康服務業,以家庭為單位,提供全方位、連續性的健康服務,在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健康需求、促進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家庭醫生是一種新型醫療服務模式,旨在為居民提供全面的、連續的、有效的個性化醫療保健服務。家庭醫生服務包括但不限于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基本醫療服務涵蓋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診治、合理用藥、就醫路徑指導和轉診預約等。公共衛生服務則包括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規定的其他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管理服務主要是根據居民的健康狀況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服務內容,如健康評估、康復指導、家庭病床、家庭護理等。
國內我國的家庭醫生隊伍發展緩慢,主要在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出現了家庭醫生隊伍,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中高收入家庭。發展緩慢的原因有四個方面:第一是周邊的社區建立醫療服務中心。第二是國家醫療保險患者及社會醫療保險的患者不能享受在家里治療的報銷政策。第三是如果病人過多,沒有過多的醫生參與進來,不能使家庭醫生的隊伍壯大起來。第四是醫院沒有在家庭醫生這方面過多的宣傳,許多人對此還不了解。
家庭醫生制度起源于19世紀的英國,后來被全球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效仿。在中國,家庭醫生制度融合了本土特色,自2010年開始試行,2016年起在全國范圍普遍推行。全國已組建超過42萬個家庭醫生團隊,為簽約居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然而,盡管簽約率在不斷提升,但“簽而不約”的現象較為普遍。有學者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社區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利用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居民僅占6.9%。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家庭醫生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家庭醫生主要負責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兩大方面的工作。基本醫療包括處理常見病、慢性病管理等;基本公共衛生包括兒童疫苗接種、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等。此外,還為行動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提供上門治療、送藥、護理等特色服務。家庭醫生服務在不同地區的發展存在顯著差異。經濟發達地區的家庭醫生隊伍相對完善,服務專業化程度較高;而經濟欠發達地區則面臨全科醫生短缺、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
一些社區衛生中心的藥品和診療設備使用受到政策限制,部分藥品和特殊診療設備需要到大醫院購買。盡管全科醫生數量在不斷增加,但按照國際上每萬名居民擁有5~10名全科醫生的標準,我國的全科醫生數量仍顯不足。且基層全科醫生的質量參差不齊,部分醫生缺乏專業培訓和技能提升。
基層醫療機構往往留不住人才,導致家庭醫生隊伍不穩定。部分家庭醫生面臨工作強度大、待遇不高的現實問題,缺乏職業發展空間和動力。部分居民對基層醫療的不信任,導致他們更傾向于去大醫院看病。加上部分家庭醫生簽約前后宣傳、講解工作不到位,讓居民對家庭醫生的了解不夠。
隨著人們對健康管理的重視增加,家庭醫生服務將越來越受到歡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過鼓勵居民自愿簽約家庭醫生團隊,并建立“1+1+1”的組合簽約服務模式,旨在引導居民就近簽約并享受優質的服務。此外,通過優化簽約服務內涵,家庭醫生團隊將提供更多的個性化服務,如上門服務、錯時服務等,以滿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未來智慧家庭醫生指以"互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為支撐,整合醫療物聯網、數據融合傳輸交換、云計算、城域網等技術,將醫療基礎設施與 IT 基礎設施進行融合,實現家庭醫生團隊綁定、全科及專科醫生協同合作的新模式。近3年來,通過“互聯網+簽約服務”,天津基層醫護人員先后為居民提供3.2萬余次上門服務。中國醫療服務供需缺口很大,尤其是在經濟不發達地區,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居民健康管理意識提升,基本醫療及健康管理需求將進一步擴大,家庭醫生在中國發展前景廣闊。
綜上所述,家庭醫生行業市場現狀呈現出簽約率提升但利用率不高、服務內容多樣但區域差異顯著、面臨多重挑戰但也蘊含巨大機遇的特點。未來隨著政策的推動、技術的革新和需求的增長,家庭醫生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家庭醫生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