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3D打印逐漸成為推動我國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的重要力量。3D打印,也被稱為增材制造,是一種基于數字模型文件的技術,它使用可粘合材料(如粉末狀金屬、塑料、陶瓷和生物材料等)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
3D打印技術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包括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等。此外,隨著技術的發展,機器人也可以直接參與3D打印過程。
在3D打印領域,打印設備主要分為工業級和消費級。不同于工業級設備,消費級3D打印機專為個人用戶和小型企業設計,一般采用FDM(熔融沉積成型)、LCD光固化成型等技術,操作簡便、成本相對較低,也被稱為桌面級或入門級3D打印機。
2012年,3D打印就被列入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相關政策提出要突破3D打印制造技術中的核心關鍵技術,研制重點裝備產品。
近年來,增材制造(3D打印)作為我國智能制造的關鍵領域,多次出現在《“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頂層規劃中。
2024年,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被列為政府工作十大工作任務之首,一系列的宏觀政策帶來內需外需的進一步提升,將進一步加快3D打印行業的發展。
3D打印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分析
在全球范圍內,3D打印技術作為一種前沿的數字化制造手段,歷經超過二十載的精心培育與發展,現已構建起一套相對成熟的技術架構。其應用領域持續拓寬,不僅限于傳統范疇,更滲透到多個新興行業之中。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3D打印規模以上企業有近200家,但其中多為中小企業,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相對較弱。中國3D打印產業相對歐美國家起步較晚,在經歷了初期產業鏈分離、原材料不成熟、技術標準不統一與不完善及成本昂貴等問題后,當前中國3D打印產業已日趨成熟。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國產3D打印裝備擁有量占全球裝備的11.5%,處于全球第二,而消費級非金屬3D打印裝備市場占比則位居全球首位。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3D打印設備產量同比增長51.6%,增長率超過熱門行業新能源汽車(34.3%)和集成電路(28.9%)。從出口方面來看,據中國海關數據,2024年1-6月,國產3D打印機出口的臺數為182.9萬臺(不含零部件),比2023年上半年的130.4萬臺增長了40.3%。出口金額為42.7億元(不含零部件),比2023年上半年的24.1億元大增77.2%。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3D打印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近年來,3D打印技術的應用范疇顯著拓寬,其中3D金屬打印技術更是成為推動輕量化設計、復雜結構生產以及生產效率提升的關鍵力量。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船舶工業、醫療器械以及消費電子等眾多領域內,對金屬3D打印技術的需求呈現出持續且強勁的增長態勢。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KBV Research的統計,2022年,全球消費級3D打印機市場規模為25.03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7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9.2%。從醫療器械到高端零配件,再到住宅建筑,3D打印加速賦能傳統工業制造的同時,消費級3D打印機市場迎來了空前爆發。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3D打印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3D打印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