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推動高等教育學習環境從網絡化、數字化向智能化躍遷,不斷模糊正式教育與非正式教育的界限,讓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逐步成為現實。
高等網絡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以其靈活的學習方式、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為越來越多的學習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學習途徑。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政策的不斷完善,高等網絡教育將在未來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高等網絡教育是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在線和離線相結合、電子教材與文字教材相結合、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等靈活的學習方式,為學習者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務。
《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共有高等學校3000余所,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600多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更是達到了59.6%。這意味著一半以上的適齡青年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我國高等教育已然邁入普及化發展階段。當前,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和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對高等教育進行全方位重塑。通過網絡教育,教育資源可以方便地跨越時空限制進行共享。名師的教學視頻、教案、課件等資源可以被廣泛地傳播和利用。
隨著教學信息化支出占比的提升以及高等教育信息化政府支出的增加,2023年我國高等教育教學信息化市場規模達308億元,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9%。網絡教育平臺種類繁多,如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在線學院、互聯網直播教育平臺等。這些平臺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
截至目前,中國上線慕課數量超過7.68萬門,注冊用戶4.54億,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認定4.15億人次,服務國內12.77億人次學習,建設和應用規模居世界第一。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高等網絡教育行業調研分析與未來發展現狀預測報告》顯示: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
教育數字化轉型提出新命題,要理性應對教育變革,避免教育規律和教育價值相背離,需不斷調整和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變革育人方式,探索多樣化教學模式。面對數字技術的持續發展和迭代演進,高等教育須以數字化為引擎,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由外延式發展轉向以優化結構、提高質量、提升效益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
高等網絡教育行業面臨的挑戰分析
市場競爭激烈:高等網絡教育行業市場競爭激烈,眾多企業和機構紛紛進入該領域。這要求企業和機構提供多樣化的課程、優質的服務和創新的教學模式來吸引用戶。
政策與監管:政策法規的變化可能對行業運營模式和業務布局產生影響。企業需要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及時調整戰略。
教育質量保障:由于在線教育具有時空分離的特點,教學質量難以直接觀察和評估。因此,企業需要加強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和師資力量的建設。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報告還對全球高等網絡教育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高等網絡教育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是高等網絡教育生產、經營企業,科研、投資機構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高等網絡教育行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高等網絡教育行業調研分析與未來發展現狀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