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央視新聞和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正在積極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并致力于建立健全的數據基礎制度體系。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國家對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高度重視,也預示著數據產業將迎來更加規范、有序和高效的發展。
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重要性
促進數據流通與共享:通過建立健全的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制度,可以明確數據資源的權屬關系,降低數據流通的障礙,促進數據在不同主體之間的共享與利用。
激發數據創新活力:清晰的數據產權界定和合理的收益分配機制,能夠激勵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創新,推動數據經濟的蓬勃發展。
保障數據安全與隱私:在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同時,加強數據安全治理,確保數據在流通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保護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
數博會與數據產業發展
數博會的舉辦,為展示數據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交流數據領域的創新經驗、探討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改革路徑提供了重要平臺。通過這一盛會,可以進一步推動數據產業的集聚和發展,促進數據要素的深度融合與高效利用。
數據交易市場的快速增長
上海數據交易所等平臺的交易規模大幅提升,反映了數據交易市場的活躍程度和增長潛力。隨著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數據交易市場的日益成熟,預計數據交易規模將持續擴大,為數據產業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投資者關注度的提升
隨著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深入推進和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的逐步完善,投資者對數據要素的關注度也將逐步提升。數據作為新興的生產要素,其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將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和釋放,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和增長點。
中國正在積極構建有利于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的制度體系,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隨著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數據交易市場的日益成熟,數據要素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
一、市場規模與增長
數字經濟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已經成為驅動全球及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達到50.2萬億元,同比增長10.3%,總量穩居世界第二。預計到了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63.8萬億元,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二、核心產業發展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推動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技術不僅提高了傳統行業的生產效率,還催生了電子商務、共享經濟、在線教育等新興業態,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軟件業作為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之一,保持高位運行,增加值同比增長13.4%,顯示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
數字孿生作為數字經濟邁向新階段的助推器,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裝備制造、軌道交通和城市管理等領域,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三、技術驅動與融合
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開啟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化革命。人工智能與其他技術的融合,如公有區塊鏈、多組學測序、儲能和機器人等,將帶來生產力的爆發。根據ARK研究顯示,全球范圍內,融合技術帶來的實際GDP增速未來7年有望達到7%以上。
四、數據資源與市場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據資源的價值逐漸顯現。2024年將成為數據資源進入企業財務報表的元年,圍繞數據資產化,本年度逐漸形成與其相關的技術體系、服務體系和監管體系。此外,全國統一的數據市場規則開始建立,政府和企業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數據資源推動經濟發展。
五、基礎設施建設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數字生態將進一步融合。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速,開始全面支撐企業資產上云、產業鏈上云、產業集群上云,為產業集群實現協同奠定基礎。同時,區塊鏈等數據基礎設施將在部分發達城市開始全面建設,用以支撐當地數字信用體系建立。
六、政策與法規
政府對數字經濟的支持不斷加強,出臺了多項政策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例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提供間接融資支持,并提升直接融資占比,構建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此外,政府還加強了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法規建設,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數字經濟行業市場正在持續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核心產業增長強勁,技術驅動與融合趨勢明顯,數據資源價值逐漸顯現,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政策與法規不斷完善。這些趨勢將共同推動數字經濟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2020年5G商用將會帶動約4840億元的直接產出,2025年、2030年將分別增長到3.3萬億元、6.3萬億元,十年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可以說,隨著中國移動支付、人像識別等數字技術的普及,以及對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推進,中國每年將以超過全球平均值3%的速度產生和復制數據,或將于2025年成為G20乃至全球數字經濟的領頭羊。
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數字產業化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等。2021年,我國數字產業化規模為8.3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9%,占數字經濟比重為18.3%,占GDP比重為7.3%。
產業數字化:這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陣地,指的是傳統產業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效率提升。2021年,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37.18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2%,占數字經濟比重為81.7%,占GDP比重為32.5%。
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數字生態融合加速
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速:這些技術將全面支撐企業資產上云、產業鏈上云、產業集群上云,為產業集群實現協同奠定基礎。
區塊鏈等數據基礎設施全面建設:在部分發達城市,區塊鏈等數據基礎設施將開始全面建設,用以支撐當地數字信用體系建立,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二、數據資源資產化
數據資源進入企業財務報表:2024年成為數據資源進入企業財務報表元年,圍繞數據資產化,本年度逐漸形成與其相關的技術體系、服務體系和監管體系。
數據資產化加速:隨著數據資產化的推進,數據資源進入企業財務報表規模有望達到百億量級。
三、經濟基礎設施加快布局
全國統一的數據市場規則建立:宏觀層面上,全國統一的數據市場規則開始建立,促進數據資源的有效流通和利用。
數字化生產關系探索:領先的企業將開始大量探索新型數字化生產關系,通過數據驅動,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生產效率。
四、新技術涌現與數字賦能深化
算力先行,發展提速:算力網是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尤其是“東數西算”的布局將促進中西部算力設施的發展,提高算力設施利用效率。
智能算力發展加速:我國正在推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包括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3個類型的算力一體化建設。
五、數據需求釋放與市場規模擴大
數字需求成為新動力:政府和產業級的數字需求將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有望率先形成規范化的數字需求市場。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隨著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特別是在電子信息制造、互聯網業務、電信業務、軟件業務等領域。
六、政策支持與法律保障
政策鼓勵與支持:各國為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并在全球競爭中勝出,競相制定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出臺鼓勵政策。
法律保障加強:政府加強了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法規建設,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數字經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包括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數字生態融合加速、數據資源資產化、經濟基礎設施加快布局、新技術涌現與數字賦能深化、數據需求釋放與市場規模擴大以及政策支持與法律保障等方面。這些趨勢將共同推動數字經濟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想了解關于更多數字經濟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