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是指通過介質或設備把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時再釋放出來的過程。從廣義上講,儲能是一種電網供需平衡技術;從狹義上講,現在普遍理解的儲能是電儲能,即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動能、勢能、化學能等)儲存至儲能裝置,并在需要時再釋放成電能。
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89.2GW,年增長率21.9%。抽水蓄能累計裝機規模占比降幅較大,首次低于70%,與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12.3個百分點。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91.3GW,是2022年同期的近兩倍。其中,鋰離子電池繼續高速增長,年增長率超過100%。
2023年,全球儲能市場繼續高速發展,新增投運電力儲能項目裝機規模突破50GW,達到52.0GW,同比增長69.5%。其中,新型儲能新增投運規模創歷史新高,達到45.6GW,與2022年同期的累計裝機規模幾乎持平。中國、歐洲和美國繼續引領全球儲能市場發展,三者新增裝機規模合計占全球市場的88%,中國占比接近50%。
目前,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儲能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國家能源局發布了最新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已突破30億千瓦、達到約30.1億千瓦,同比增長14.1%。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6.7億千瓦,同比增長52.4%;風電裝機容量約4.6億千瓦,同比增長20.6%。
對于2024年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 ,中電聯在《2023—2024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中預測, 預計到2024年底,我國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13億千瓦左右,占總裝機容量比重上升至40%左右,首次超過煤電裝機規模。
隨著新型儲能規模上量,相關新技術也在不斷涌現。 目前來看, 鋰離子電池儲能仍占絕對主導地位 ,但壓縮空氣儲能、液流電池儲能、飛輪儲能等技術發展迅速,2023年以來,多個300兆瓦等級壓縮空氣儲能項目、100兆瓦等級液流電池儲能項目、兆瓦級飛輪儲能項目開工建設,重力儲能、液態空氣儲能、二氧化碳儲能等新技術落地實施,總體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 截至2023年底,已投運鋰離子電池儲能占比97.4%,鉛炭電池儲能占比0.5%,壓縮空氣儲能占比0.5%,液流電池儲能占比0.4%,其他新型儲能技術占比1.2%。
今年全國兩會上,新型儲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 發展新型儲能,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 ,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作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
對于新型儲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在《“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出, 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 而在《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 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儲能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