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文忠認為,中高端自行車能夠滿足各種出行活動和鍛煉需求,給自行車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騎行潮相比,自行車的代步功能和時尚性并沒有變化。
隨著國內外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層次的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產品需求將進一步提升,運動、休閑類高端自行車產品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因此,包括碳纖維等在內的新材料在自行車行業應用也愈加廣泛,進一步推動自行車行業向中高端發展。
隨著騎行熱潮不斷升溫,戶外運動健身成為自行車行業的新屬性,運動自行車的消費主力不再局限于自行車愛好者。作為知名自行車品牌的銷售經理,王旭升發現,許多騎車“小白”正在成為運動自行車的新興消費群體,社交需求和對生活方式的追求是他們選購自行車時十分看重的因素。
顏值”成為自行車產品在市場比拼時的關鍵戰斗力。王旭升總結,包括自己的品牌在內,許多自行車品牌在強調產品性能的同時,開始注重產品的外觀吸引力。何兆志有多年運營自行車門戶網站的經驗,他認為生產側的轉變符合當下消費市場的“分享式社交”需求:拍照并在社交媒體發布,已經成為騎行活動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對于普通車友來說,比起輕量化或者電子變速,他們更關注顏值以及其他便于生活和愛好的功能。對于自行車行業來說,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方向。”
消費群體結構改變的同時,一些人指出,騎行圈內似乎出現一條比價格、拼裝備的自行車“鄙視鏈”。為了兼顧消費者對性能、外觀與性價比的多重訴求,國內品牌會開發“向下兼容”的產品,讓高價位部件出現在相對低價格區間的車型上,或是提高車的顏值,讓千元車看上去像萬元車。“但騎行的初衷還是鍛煉身體”,王旭升和何兆志建議消費者,在安全性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自行車,沒有必要一味追捧高價產品。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自行車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如今,從全社會積極倡導綠色出行、減少碳排放的趨勢,到打開社交圈的新方式,再到各地方興未艾的新賽事,持續升溫的“騎行熱”帶火了自行車產業,發展自行車制造行業符合中國國情。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交通運輸低碳發展,鼓勵自行車綠色出行”,行業將迎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以支持自行車行業的發展,同時頒布了相關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規范。
隨著全民運動的普及和“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等觀念的深入人心,自行車受到了越來越多不同層級消費者的喜愛,市場上還先后出現了共享單車、智能單車等新品類,為傳統的自行車行業注入了新活力,掀起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2022年中國自行車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收2100億元。隨著人們降碳減排意識逐步提高,自行車出行也更受歡迎,2023年中國自行車行業經濟效益持續改善。
目前, 國際知名自行車企業專利占有率高,在技術方面領先國內品牌,往往引領高端自行車市場風向。何兆志認為,如何突破專利封鎖,是國產自行車“走出不同道路”的關鍵。談到早期因為缺少核心零件而被“卡脖子”的經營狀態,王旭升頗為感慨,“過去幾年供應鏈比較困難,很多整車廠開始賣車架。因為自行車但凡少一個套件,就沒法以整車的形式出售。”
國產自行車還需要注重提升品牌軟實力。國內不少自行車品牌由代工角色發展而來,產品質量過硬,卻缺乏品牌意識。但消費者對產品的期待不止硬件,對品牌價值觀與文化意義的認同,往往能使消費者愿意“為情懷買單”。而品牌文化的建立需要長期積累,何兆志建議,“還可以通過賽事、事件宣傳等,讓自己獨有的品牌文化以更多方式觸達消費者。”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中國自行車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