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本土精釀品牌唯麥再次強勢“出圈”,帶著鄉村振興精釀系列產品榮登《新聞聯播》。
從簡單材料,純粹釀造一杯好酒到建設產農牧綠色循環發展的鄉村酒廠,唯麥以地方特色水果釀造地方特色精釀,開啟了助力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精釀啤酒雖然看起來前景美好,但仍有不少因素成為發展的桎梏。此間專家認為,新興的精釀啤酒廠商或許可以通過借鑒、創新渠道場景來打開通路。
此前,11月1日,烏蘇啤酒新品——“烏蘇1986”上市,在紀念品牌誕生的同時,進一步加速了烏蘇啤酒的產品高端化進程。而就在此前,烏蘇啤酒母公司重慶啤酒,通過收購中國第一精釀廠牌“京A”全部資產,大舉涉足精釀賽道。這對高端增長稍顯疲軟的重啤來說,或將帶來新的突破口和增長點。
近日,燕京啤酒和珠江啤酒陸續公布了半年業績預告。雖然卷入品牌代言人風波,但燕京啤酒上半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5.08億至5.43億,同比增長45%到55%。針對業績變動上升的原因,燕京啤酒認為這與此前推動的一系列內部改革有關,讓公司管理效能不斷提升,市場活力不斷增強,帶動了凈利潤的增長。
珠江啤酒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45億元至3.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0%到20%。公告中,珠江啤酒一方面將增長歸于啤酒銷量的增長,預計上半年實現啤酒銷量68.9萬噸,同比增長7.5%;另一方面則歸于產品結構的優化和降本增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5月中國啤酒產量1512.8萬千升,同比增長8.4%。2023年5月的單月啤酒產量374.6萬千升,同比增長7%。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精釀啤酒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數據顯示,2022年以前,北上廣深是消費精釀啤酒的主陣地,但這一局勢在逐漸發生轉變。去年以來,全國14個精釀啤酒擴產項目集中于全國11個省,總投資金額超過75億元,三、四線城市占據較大比重,包括縣級市場的精釀啤酒也在建廠擴產。
潛力巨大的市場前景也吸引了眾多傳統飲料、餐飲企業、零售企業紛紛入局精釀賽道,2021年至2022年的融資事件超過前6年總和。截至2022年年底,重慶十七門、泰山啤酒、南京高大師等多個精釀啤酒品牌共獲得46筆融資,金額超百億元。
隨著精釀啤酒賽道再次轉熱,啤酒大廠也并不甘心重金培育的高端化市場被中小精釀啤酒品牌分食,也加快了在這一領域的投資布局。
精釀啤酒雖然看起來前景美好,但仍有不少因素成為發展的桎梏:國內消費者對于精釀啤酒和精釀文化的了解仍然不足;缺乏成熟規范的生產標準,品牌蕪雜;由于品牌規模都較小,渠道拓展也成了難題。
“精釀啤酒領域還未形成真正的頭部企業,‘有品類、無品牌’仍然是行業的發展現狀。”啤酒行業營銷專家表示說,主要原因是精釀啤酒這個品類目前占據行業的比率仍然較小。
伴隨著啤酒高端化的持續,精釀啤酒的熱度也在快速恢復,多位受訪精釀啤酒創始人均表示,今年的精釀啤酒生意明顯回暖。
區別于大型啤酒品牌,精釀啤酒一般是小型啤酒企業,用更高品質的原料手工精細化釀造啤酒方式代替傳統的工業生產。2018年時,精釀啤酒在美國市場已占有13.6%的消費總量,因此國內市場也對精釀啤酒的發展前景頗為看好,認為其將攪動目前啤酒行業寡頭化的市場格局。
在業內看來,精釀啤酒的增長背后,也是國內啤酒高端化發展的另一個方向。一般而言,啤酒高端化有品牌和品類兩種不同的方向,此前國內啤酒大廠大多選擇了品牌方向。
而隨著精釀啤酒賽道再次轉熱,啤酒大廠也并不甘心重金培育的高端化市場被中小精釀啤酒品牌分食,也加快了在這一領域的布局。
目前精釀啤酒市場整體增長紅利大于競爭,但精釀啤酒行業并非遍地黃金,現階段中國所有的酒類產品都不太好做,精釀啤酒也一樣。如果沒有供應鏈,只靠代加工的精釀啤酒品牌很難走出來;而且在傳統渠道在巨頭把持的情況下,精釀啤酒還需要有自己的銷售路徑和堅持長期主義做好酒才能走的下去。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精釀啤酒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