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是用于與生命系統接觸和發生相互作用的,并能對其細胞、組織和器官進行診斷治療、替換修復或誘導再生的一類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又稱生物醫用材料。這些材料在醫學、工程和科學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生物材料有人工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有單一材料、復合材料以及活體細胞或天然組織與無生命的材料結合而成的雜化材料。生物材料本身不是藥物,其治療途徑是以與生物機體直接結合和相互作用為基本特征。
生物醫用材料按照用途進行分類可分為骨、牙、關節、肌腱等骨骼-肌肉系統修復材料,皮膚、乳房、食道、膀胱和呼吸道等軟組織材料,人工心臟瓣膜、血管、血管內插管等心血管系統材料,血液凈化膜和分離膜、氣體選擇性透過膜、角膜接觸鏡等醫用膜材料、組織粘合劑和縫線材料,藥物釋放載體材料,臨床及生物傳感器材料等。
我國生物基材料產業鏈是以生物質資源為基礎,通過生物技術加工制造的新型材料產業鏈。其上游主要涉及生物質資源的收集、加工和轉化,包括農業、林業、畜牧業等領域的廢棄物和可再生資源, 生物基原料包括谷小麥、谷物、玉米等糧食資源、秸稈資源和竹、木資源等。中游以生物基材料制造企業為主體,生產各種生物基材料,如生物塑料、生物纖維、生物橡膠等。下游則涉及食品包裝、餐飲、紡織等多個領域。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生物材料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分析
近年來,得益于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以及醫療行業技術的不斷突破與監管機構對于行業的持續規范,我國的醫療器械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截至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約為7,341億元。
據結果顯示,全球生物醫用材料及其制品占醫療器械產品市場的份額為40 %左右。全球生物材料市場已超過4500億美元,年增長率為15.8%。國內生物醫用材料研制和生產也在國家政策、經濟的大力支持下迅速發展。
在全球生物醫用材料市場中,需求量最大的是骨科生物醫用材料,市場份額約占全球市場的38%;心血管生物醫用材料占36%,位居第2位,其次需求量較大的是牙種植體,約占全球市場的10%;緊隨其后的是占市場份額8%的整形外科生物醫用材料。
我國雙碳政策的實施與發展重點在于新技術與新材料的應用。為促進我國生物基材料進一步發展,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多項政策,為生物基材料行業的發展提供支持與規劃指導,2021年12月工信部印發《“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將多種生物基材料(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羥基烷酸、聚有機酸復合材料、椰油酰氨基酸)納入原材料重點任務,鼓勵氫能、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化工等行業的應用。展望未來,生物基產業將逐漸取代部分傳統高能耗、高排放石化行業,促進和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我國80%~90%的生物醫用材料成果仍處于研發階段,企業基本生產中、低端產品,70%的高端產品依靠進口。究其主要原因是產業研發創新能力不足,缺少高端產品的研發制造;國內缺乏生物醫用材料龍頭企業,大部分企業規模小,市場占有率低;科研轉化率低,各種產業政策體制不完善,注冊周期長融資渠道局限。
2022年5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定義生物經濟“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進步為動力,以保護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為基礎,以廣泛深度融合醫藥、健康、農業、林業、能源、環保、材料等產業為特征”。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生物材料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