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回應夏季電力保障問題:通過精細化電力需求側管理,確保民生和重點用電需求
隨著今年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電力供應問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在18日的回應中明確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采取一系列措施,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和充足,以更好地保障民生和重點用電需求。
李超指出,面對高溫天氣帶來的電力負荷增加,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壓實地方和企業能源保供主體責任,通過精細化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實現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這一措施旨在通過合理引導電力消費,降低高峰時段用電負荷,從而減輕電網運行壓力,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具體來說,電力需求側管理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加強電力負荷預測和調度:通過精準預測電力負荷變化,合理調配發電資源,確保電網的穩定運行。
推動電能替代和節能減排:鼓勵使用清潔能源和高效節能設備,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減輕電力供應壓力。
實施需求響應和有序用電:在高峰時段,通過引導用戶調整用電行為,降低用電負荷,緩解電網運行壓力。
加強電力設施建設和維護:加大電網建設和改造力度,提高電網的供電能力和可靠性。同時,加強電力設施的維護和檢修,確保電力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
李超強調,電力需求側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參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完善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推動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
同時,他也呼吁廣大電力用戶積極參與電力需求側管理,合理安排用電時間和方式,共同為電力供應的穩定和充足做出貢獻。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有信心應對高溫天氣帶來的電力供應挑戰,確保民生和重點用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電力生產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顯示: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我國電力生產平穩,規上工業發電量82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0%,增速比11月份放緩0.4個百分點,日均發電267.4億千瓦時。
分品種看,12月份,規上工業火電增速加快,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增速回落,核電降幅擴大。其中,火電增長9.3%,增速比11月份加快3.0個百分點;水電增長2.5%,增速比11月份回落2.9個百分點;核電下降4.2%,降幅比11月份擴大1.8個百分點;風電增長7.4%,增速比11月份回落19.2個百分點;太陽能發電增長17.2%,增速比11月份回落18.2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12月份,全國火力絕對發電量為61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3%;水電量7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核電量38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2%;風力發電量8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太陽能發電量2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2%。
2023年全年,全國規上工業發電量890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2%。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社會用電量922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其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6.5%和12.2%,遠超2022年同期。
從細分行業來看,第二產業用電量尤其是工業用電量快速增長成為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主要因素。2023年我國第二產業用電量607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的統計分析顯示,制造業下31個細分行業中,浙江省有29個行業用電量同比實現正增長。
電力需求持續增長: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增長,電力需求在全球范圍內不斷增加。以中國為例,近年來電力投資持續增長,2022年全國主要電力企業共完成投資12470億元,同比增長15.6%。
電力生產市場作為滿足這一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持續發展。
清潔能源占比逐年提升:
雖然煤電化石能源仍占據主導地位,但非化石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的發電裝機容量比重逐年遞增。據統計,非化石能源的發電裝機容量比重已由2013年的30.81%上升至2023年6月底的51.50%。
清潔能源的利用率不斷提高,逐漸成為電力生產的重要來源。清潔能源交易電量占市場化交易電量比重達90%,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市場競爭加劇:
電力生產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傳統的大型電力企業面臨來自新興的清潔能源公司的競爭挑戰。清潔能源技術的成本逐漸降低,使得清潔能源企業能夠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
一些國家還通過政策支持清潔能源的發展,加速了市場的競爭。
監管和政策支持:
為了維持電力市場的公平競爭,許多國家都建立了監管機構,制定了相應的監管政策。監管機構負責確保市場的透明度、公正和合規性。
政府還通過政策支持清潔能源發展,促進電力市場的轉型升級。
國際電力市場互聯加強:
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國際電力市場的互聯也日益加強。許多國家都通過能源互聯網的建設,促進電力資源的共享和交流。
國際電力市場的互聯為各國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增加了能源供應的穩定性。
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電力市場發展面臨著一些挑戰,如環境污染、能源安全和投資成本等。然而,清潔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為電力市場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電力生產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并向更加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電力生產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呈現出電力需求持續增長、清潔能源占比逐年提升、市場競爭加劇、監管和政策支持加強、國際電力市場互聯加強以及面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特點。
清潔能源占比將持續上升: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和“雙碳”目標的推進,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在電力生產中的占比將持續上升。據預測,到2030年、206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80%,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分別達到35%、75%。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將幫助降低能源成本,提高電力供應的可持續性。例如,光伏和風電行業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增長,2024年1-4月全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60.11GW,同比增長24.43%;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6.84GW,同比增長18.59%。
智能電網和能源互聯網的發展:
智能電網通過先進的傳感器、通信和控制技術實現電力系統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可以實時監測電力供需,優化電力調度,減少能源浪費。預計2024年中國智能電網市場規模將達到1188億元,較2023年增長10.31%。
能源互聯網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和現代電力系統的集成,建立起基于多能源互聯互通的能量互補、需求側靈活響應和資源共享的新型能源體系。這將推動電力行業的變革和升級。
電動汽車的普及帶來的電力需求增長:
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快速進步和環保意識的提高,電動汽車的普及率將持續增長,為電力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和挑戰。電力公司需積極投資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提高充電效率,滿足電動汽車用戶的需求。
電力市場改革的深化:
我國電力市場改革將持續深化,推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建設。電力現貨市場有望加速建設,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價格機制將形成,這將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電力安全保供能力,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
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電力生產行業的重要趨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化電力生產、管理和運營,提高電力系統的智能化水平。這將有助于提高電力系統的彈性和穩定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運行效率。
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強:
隨著全球能源市場的互聯和開放程度的提高,國際合作與交流將進一步加強。跨國電力項目的合作、技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將成為推動電力生產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電力生產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將呈現清潔能源占比上升、智能電網和能源互聯網發展、電動汽車普及帶來的電力需求增長、電力市場改革深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以及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強等特點。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電力生產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