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絲被,顧名思義,即以蠶絲為填充物的被子。它具體指的是含有50%以上桑蠶絲(或柞蠶絲)用作填料的被褥類床上用品。蠶絲被產品起源于江浙一帶,蠶農將雙宮繭等殘、次繭經解舒、去蛹,層疊制成綿片,然后扯成絲綿,制作蠶絲被,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采用機制綿代替手工綿,生產走出家庭、作坊式制作模式,工效大大提高,開始規模化生產,在繭絲綢行業中的地位日顯突出。
蠶絲被作為高檔的家紡用品,質地柔軟、輕薄、透氣、透濕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蠶絲天然優良性能逐步認識。
蠶絲被行業產業鏈結構
蠶絲被行業的上游主要包括蠶桑養殖和蠶繭生產環節,涉及蠶種繁育、桑葉種植、蠶農養殖以及蠶繭的收購和質量檢測。中國作為全球繭絲綢原料的主產地,蠶繭和生絲產量占全球比例超過70%,為蠶絲被行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中游產業鏈主要涵蓋蠶絲加工環節,包括蠶絲廠、絲綢廠等,對蠶繭進行剝繭、煮繭、繅絲等工序,分離出絲并可能進行染色、織造等深加工,以滿足不同市場需求。隨著技術進步,加工技術不斷升級,提高了絲的純度和質量。
下游產業鏈則是蠶絲被的成品制造和銷售環節,涉及品牌商、批發商、零售商等。蠶絲被市場品牌眾多,競爭激烈,產品差異化程度逐漸提高。例如,太湖雪作為蠶絲被行業的代表企業,其蠶絲被產品占據市場份額顯著,并通過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蠶絲被具有多種特性和優點,如吸濕性、保暖性、透氣性、舒適性、安全性、衛生性和輕便性等。隨著國內經濟的穩步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蠶絲被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電商渠道的迅猛發展更為蠶絲被市場的進一步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供數據顯示,受各種因素影響,2022年絲綢行業整體經營狀況略有下降。全國559家規模以上絲綢企業營業收入664.35億元,全國規模以上絲綢企業絲產量49,878噸,同比增長2.23%。其中,繅絲加工營業收入264.02億元;絲織加工營業收入330.83億元;絲印染營業收入69.5億元。企業開發出包括嬰童的不同規格的蠶絲被不斷投放市場,家紡行業的積極參與使蠶絲被走進了千家萬戶,同時也有部分出口國外,深受日本和新加坡等東南亞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又逐步推向歐美市場,逐步成為用絲量較大的產業。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蠶絲被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顯示:
2022年,我國蠶絲被產量達到1,663萬條。按《2020年蘇杭絲綢產業調研報告》中的蠶絲被平均單價計算,2022年,我國蠶絲被市場規模達到約220.36億元。蠶絲被主要產區有江蘇、山東、陜西、廣東、浙江、重慶、遼寧和廣西等8個省市,生產企業數量為456家,其中浙江為148家,占比最高,為32.5%;其次是江蘇,有130家,占28.5%,江蘇省蠶絲被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蘇州和南通等地。
由于家紡企業的介入,蠶絲被的銷售量大幅上漲。然而,市場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競爭加劇和消費者需求多樣化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企業和行業需要不斷提升蠶絲被的品質和技術含量,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此外,在鞏固國內市場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參加國際展覽和貿易活動,與國際品牌合作,提升蠶絲被的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蠶絲被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