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創新藥是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藥物,通常是通過新的化學結構、新的作用機制或新的藥物類型等方式開發出來的。與仿制藥不同,仿制藥是仿制已上市的已有藥物,而創新藥則是全新的藥物。
根據醫藥魔方數據,從疾病領域來看,腫瘤領域仍是創新藥物聚集地,2023年新藥占比達到33%(24款),無論是肺癌、乳腺癌等較為常見的實體瘤,還是血液腫瘤、腎癌、骨腫瘤、神經纖維瘤、宮頸癌等患者群體相對較少但惡性程度不低的瘤種,都有創新產品獲準上市。
創新藥行業發展環境
新藥申報上市后,需要接受嚴格的監管,并經歷較為復雜的生產過程和對營銷網絡要求較高的商業化推廣才能實現盈利。2021年NMPA(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新藥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共51款國產新藥獲批;根據IND新藥數量判斷,2022年以來國內創新藥行業逐漸進入冷靜發展期。
據統計,2022年至今,累計批準創新藥品82個、創新醫療器械138個,僅今年前五個月已經批準了創新藥20個、批準了創新醫療器械21個。近年來,國家藥監局通過深化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引導和服務藥品創新研發,不斷完善標準、優化程序、提高效率、改進服務,釋放加快“新藥好藥”上市的政策紅利,一大批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
近日,創新藥行業迎來暖春。繼今年3月“創新藥”首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之后,政府對創新藥的具體支持政策正在漸次推出。4月7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等9部門制定了《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4)(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業內人士認為,創新藥“政策包”不斷出臺,是對此前市場流傳的“全鏈條支持創新藥”政策的細化執行,更預示著整個醫藥產業將迎來一場深刻的變革,創新藥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或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數據顯示,我國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超過1萬家、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約為4%。從產值來看,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已達33633.7億元。
據初步統計,我國自2008年啟動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以來,已有90余個化學藥和生物藥獲批1類創新藥,40余個中藥創新藥獲批。此外,約200個品種進入臨床Ⅰ期,160余個品種進入臨床Ⅱ期,200余個品種進入或完成Ⅲ期臨床試驗。
近年來,中國醫藥研發市場不斷加碼。部分創新型新藥研發生物科技企業的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了大型傳統綜合藥企,在研管線也不斷豐富。2022年,我國已有上市醫藥企業年研發投入超100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創新藥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顯示:
創新藥整體市場目前在國內公立藥品終端市場中占比約7.3%,相比歐美、日本等發達地區醫藥市場比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的發布將全面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落地實施,國家把健康醫藥事業放到了戰略高度,奠定了醫藥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醫療改革逐步深入,加速行業的分化,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嚴格的監管要求促進藥品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集中帶量采購、醫保談判的常態化,都將不斷提高行業壁壘。隨著與創新藥密切相關的藥審、產業(融資渠道、CRO、CMO)及支付終端(醫保支付、商業險)環境不斷改善,未來創新藥整體市場空間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創新藥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