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推出大模型短消息服務
中電信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電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宣布,面向中國電信用戶推出搭載自研星辰大模型的新型短消息服務—星辰慧答,將通過短信通道提供大模型服務。目前星辰慧答具備語言理解、文本生成、知識問答和邏輯推理等能力,后續文生圖、文生視頻等多模態能力也將面向公眾推出。
中國電信發布創新語音識別大模型
中國是一個語言多樣性極其豐富的國家,由于方言種類繁多,語法語音特征各異,傳統的方言研究方式依賴大量的人力進行主觀感知和標注,工作量大且標注難以系統化。在此背景下,AI技術的介入無疑為方言的保護和研究帶來變革。
星辰超多方言語音識別大模型不僅能同時識別包括粵語、上海話、四川話、溫州話等在內的30多種方言,更在豐富性和質量上居于行業前列。這得益于中國電信人工智能研究院構建的超過30種、總計超過30萬小時的高質量方言數據庫。
目前,星辰語音大模型已在福建、江西、廣西、北京、內蒙古等地的中國電信10000智能客服進行試點應用。
據報道,在2023數字科技生態大會上,中國電信就發布了政務服務、基層治理、醫保等12個星辰行業大模型。這些大模型賦能行業應用落地,更精準、更高效地推動了傳統行業轉型和變革。
據不完全統計,國產大模型數量目前已超過200個,覆蓋多個行業領域,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當前,我國大模型進入發展加速期,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視覺和多模態等各技術分支上均在同步跟進、快速發展。在產學研各方共同推動下,我國已建立起涵蓋理論方法和軟硬件技術的體系化研發能力,涌現出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大模型應用,形成了緊跟世界前沿的大模型技術群。
大模型成本
近年來,為了追求大模型的智慧能力,各國公司不停加碼投入,4月,Meta宣布追加10億美元投資,用于其AI芯片研發和AI數據中心建設;亞馬遜為了建設新數據中心投入110億美元。但在大模型擴張的背后,算力代價、能源代價同樣巨大。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8年中國大模型市場發展分析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分析:
有業界技術團隊測算,若要對一個5000億參數規模的單體大模型進行充分訓練,所需算力基礎設施約在10億美元規模,每年消耗的電費在5.3億元人民幣。無論對于哪個機構、企業,這都是天文數字和巨大代價,中國也不例外。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曾做過這樣的計算,在大模型訓練過程中,70%開銷要花在算力上;推理過程中95%的花費也是在算力上。
鄭緯民表示,現有14個國家掛牌的超算系統,每臺機器的建設成本都很高,成本在10億元至20億元,甚至更高。這些超算系統已經為中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但有些系統還有空余算力,這些空余算力也可被用來做大模型訓練,且經過優化甚至可降低大模型訓練成本。
大模型開卷“價格戰”
5月中下旬以來,國內的大模型價格突如其來地“跳水”。5月15日,字節發布豆包大模型并宣布主力模型較行業平均價格便宜99.3%。5月21日,阿里云拋出重磅“炸彈”,宣布通義千問GPT-4級主力模型Qwen-LongAPI輸入價格直降97%。在這之后,百度、科大訊飛、騰訊紛紛宣布旗下部分產品“免費”。
大模型降價意味著什么?
實際上,國內的中小企業更多的是通過API接口調用大模型的算力。頭部廠商宣布大模型降價,有點類似于網絡運營商將流量費用降低,有利于下游企業對大模型應用的深入開發,這樣一來就能夠盡量避免企業在大模型底層硬件、軟件層面的重復建設,推動整個行業向下游應用端發力。
對于近期中國企業的一輪大模型降價,零一萬物CEO李開復表示,未來整個行業的推理成本每年降低十倍是可以期待的,且這個趨勢是必然的,如此會有更多人用上大模型,這是非常利好的消息。
報告在總結中國AI大模型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AI大模型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AI大模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大模型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8年中國大模型市場發展分析與投資戰略規劃報告》。